封面
版权信息
牛津通识读本:巴比伦尼亚(中文版)
版权信息
序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古巴比伦尼亚时期(约公元前1880—公元前1595)
公元前2千纪早期的民族与王国
汉谟拉比及其之前的历代君主
汉谟拉比的继承者们
第二章 《汉谟拉比法令》视角下巴比伦尼亚社会状况一览
汉谟拉比的石碑
《汉谟拉比法令》的性质和内容
社会等级制度
奴隶
阶层内部及阶层之间的婚姻
正义也分阶层
巴比伦人获得正义的真正途径是什么?
《法令》制定的目的
第三章 古巴比伦尼亚城市
第四章 加喜特王朝(约公元前1570—公元前1155)
加喜特人到来
加喜特时期的国家地位
国际政坛上的加喜特人
加喜特人对近东文明和文化的贡献
第五章 文字、书吏以及文学
早期历史时代的文字
书吏学校
占卜
作为创意艺术家的书吏
楔形文字的衰败和消亡
巴比伦尼亚文学作品选介
第六章 漫长的幕间休息(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7世纪)
处于世界剧变中的巴比伦尼亚
环境因素与新的部落族群
亚述帝国的大领主
巴比伦尼亚文化传统的保护
第七章 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公元前539)
新巴比伦王国的崛起
埃及插手战事
尼布甲尼撒的统治
尼布甲尼撒的第一批继任者
新巴比伦王国的末代君王
《圣经》传统中的巴比伦国王
第八章 尼布甲尼撒时期的巴比伦
尼布甲尼撒时期的都城
新年节
宫殿和神庙
巴比伦“空中花园”
第九章 晚期的巴比伦尼亚(公元前6世纪—公元2世纪)
波斯人统治下的巴比伦尼亚
亚历山大大帝与巴比伦
塞琉古帝国和罗马时期的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的遗产
主要事件、时期及统治者年代顺序表
青铜时代早期
青铜时代中晚期
铁器时代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各君主统治时间从第一个完整的执政年份算起)
波斯时期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
君主列表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列表(大致日期)
加喜特国王列表(大致日期)
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列表
注释
牛津通识读本:希腊化时代(中文版)
版权信息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希腊化的概念
来自索里的人
“希腊化”时代?
书写希腊化史
第二章 从亚历山大到奥古斯都
亚历山大大帝,前336年至前323年
继业者时代,前323年至前281年
希腊化王国,前281年至前220年
交织期,前220年至前188年
“短暂的”公元前2世纪,前188年至前133年
希腊化世界的终结,前133年至前30年
第三章 “围城者”德米特里乌斯和希腊化王权
军阀和国王
战争中的国王
德米特里乌斯神
国王与城市
王室“俱乐部”
第四章 埃拉托色尼和世界体系
缪斯的“鸡舍”
空间与时间:昔兰尼的埃拉托色尼
纯粹与应用:叙拉古的阿基米德
诗歌和文学研究
亚历山大里亚以外的世界
第五章 不期而遇
向西眺望的阿育王
东部:兴都库什的亚里士多德
南部:雨季的阿尔戈英雄
北部:普罗托格尼斯和塞塔芬尼斯
西部:纸莎草别墅
第六章 普林恩
城市规划
普林恩城与国王们
城市生活
从阿佩利斯到莫斯基翁
希腊化时代大事年表
出版商致谢
注释
牛津通识读本:罗马共和国(中文版)
版权信息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历史的迷雾
从神话到历史
第二章 共和国的形成
征服意大利
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第三章 男人、女人和诸神
尊威和荣耀
农民、商人和奴隶
父母与子女,丈夫和妻子
诸神之和平
第四章 迦太基必须毁灭
第一次布匿战争
汉尼拔和西庇阿
迦太基必须毁灭
第五章 地中海霸主
罗马进入希腊化世界
被俘的希腊
第六章 帝国的代价
危机的种子
格拉古兄弟
军阀崛起
第七章 文字与图像
拉丁文学的首轮绽放
卡图卢斯和西塞罗
砖与大理石
绘画和雕塑
第八章 最后的岁月
落日和旭日
凯撒和庞培
三月十五日
第九章 共和国的余响
从共和国到帝国
上帝之城
马基雅维里和莎士比亚
共和国与革命
年表
索引
注释
牛津通识读本:拜占庭(中文版)
版权信息
序言
献词
前言
第一章 何为拜占庭?
信仰、理性与帝国
为什么称“拜占庭”?
从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
新的宗教
新的政治
第二章 “统治之城”君士坦丁堡
展现实力
中世纪城市
秩序与混乱
第三章 从古代到中世纪
控制危机
希拉克略与神圣战争
重建与崩溃
古代世界的终结
第四章 拜占庭与伊斯兰
认识敌人
竞争与模仿
边境社会
战争的变化
第五章 生存策略
历史与外交
古代的遗产
新的危机和新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 文本、形象、空间与精神
文化与保守主义
“从娼妓嘴里流出的蜂蜜”
形象与想象
必要性和创新性
自由思想家
第七章 帝国的终结
罗马人、法兰克人、希腊人和突厥人
“罗马的古老荣耀究竟怎么了?”
在恺撒的宫殿中
帝国景象
索引
牛津通识读本:神圣罗马帝国(中文版)
版权信息
序言
致谢
导论 界定神圣罗马帝国
政体性质
领土
加冕仪式
帝国标志
晚期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章 罗马帝国与德意志王国:从查理曼到奥托王朝
罗马与法兰克血统
查理曼和加洛林王朝
从东法兰克王国到德意志王国
萨克森—德意志王国
意大利和帝国
帝国在德意志的统治
奥托二世和奥托三世的野心
第二章 中世纪盛期的帝国:从萨利安王朝到霍亨斯陶芬王朝
早期的萨利安国王
巩固政权和教会改革
与教皇的冲突
德意志身份的发展
霍亨斯陶芬王朝
“红胡子”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二世与意大利的败局
第三章 中世纪后期的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
选帝侯
君主制的新挑战
封建制、领地和城市
“软弱国王”与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位国王
查理四世、波希米亚和《金玺诏书》
西吉斯蒙德的改革举措
英雄的奋斗:腓特烈三世的长期统治
第四章 近代帝国(上):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三十年战争
新的帝国宏图及其社会思想动因
1500年左右的帝国改革
宗教改革与帝国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新的冲突
三十年战争
第五章 近代帝国(下):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1806年
重建与复兴
外部威胁与帝国的稳定
爱国主义
利奥波德一世之后的新挑战
哈布斯堡—洛林统治下的重建
约瑟夫二世及其改革的局限性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
后记 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
1806年之后
德意志联邦及其后续发展
1945年以来的帝国观念
年表
更新时间:2024-01-16 15: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