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更新时间:2019-10-29 15:10:22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的战略要求,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本书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3部分内容有机结合,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应用”的顺序,介绍了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长线传输线理论、微波传输线、微波网络理论、微波元件、微波有源器件与电路和天线概论等内容。每章末都有相应内容的小结,并给出了相关习题。附录中给出了基本坐标关系、常用矢量恒等式和一些微波材料参数,以便读者查阅。本书中引入了MATLAB软件,给出了其在各部分具体实例的应用分析和详细程序,充分体现了现代分析方法与经典理论的融合,有利于读者对各部分内容的自主化和形象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书适合作为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上架时间:2015-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具琴
最新上架
- 会员面向未来全场景万物智联时代碎片化、极致化的应用需求,现有移动通信网络资源调度主要针对单一场景采用人工设计资源调度策略,难以满足全场景的按需服务的需求。为此提出知识定义的资源智能优化调度,利用人机赋能获取网络知识,由知识指导生成网络资源调度策略,实现网络资源与智能调度的实时适配和动态拟合,有望满足6G全场景服务的需求。本书共包括8章,内容涵盖了移动通信网络演进及其对资源调度的需求、意图与知识联合驱动工业21万字
- 会员5G核心网关键技术与网络云化部署对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着重分析了服务化、NFV、MEC、网络切片等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和组网技术。在核心网演进背景及关键技术介绍之后,本书着重阐述了5G核心网组网、核心网云化及设备选型配置方案,并在介绍5G整体网络安全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5G核心网安全解决思路。本书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通信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人员、通信设备厂商和研究机构的人员阅读,工业15.9万字
- 会员本书从5G的需求与愿景、5G研究项目与标准化进展等方面入手,介绍了5G的引入情境和现状,接着说明为达到5G需求所使用的无线传输新技术,以及为满足业务应用的弹性需求而设计的新的网络架构,并分析了5G可能的频谱资源,最后分析和探讨了5G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同时展望了未来5G的应用发展前景。工业13.5万字
- 会员《现代智能控制实用技术丛书》共分为四本,其内容按照信号传输的链条,即由传感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息的传输与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组成。本书系统地对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调制的目的,以及调制波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调制波数字线性调制中的幅移键控(ASK)调制、开关键控(OOK)调制,非线性调制中的数字频移键控(FSK)调制、高斯频移键控(GF工业11.2万字
- 会员本书将重点介绍面向5G的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大规模天线的基本原理、三维和高频段信道建模方法、波束赋形传输方案、系统设计、标准化制定以及试验平台开发与验证等关键技术原理和系统设计进行全面介绍和详细分析,为读者呈现出5G多天线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工业19.2万字
- 会员本书对4G无线网建设全过程的新思路、案例、注意点进行了梳理、提炼和总结,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的高度,对4G无线网建设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实践指南。全书首先介绍了4G网络技术特点和业务特点,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G网络规划的新思路,最后针对4G无线网建设和优化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工业15.3万字
- 会员本书是TD-LTE领域专注于无线网络规划、无线网络优化实务的书籍。本书分为原理篇、规划篇、优化篇3篇,全面系统介绍了TD-LTE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实践,重点阐述了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法,包括规划基础、规划流程、预规划、网络仿真、规划实务及小基站部署原则,同时阐述了TD-LTE网络优化的内容和方法,包括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网络优化方案、网络优化专项案例分析及无线网络优化工业13.1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现代发展起来的几种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经验模态分解、广义S变换、小波变换、局域均值分解和高阶统计量及其组合方法等常见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方法,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大地电磁测深、振动信号分析与机械故障诊断、近红外光谱去噪与物质检测和核磁共振测井等几个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工业0字
- 会员本书聚焦智能互联网时代下5G网络与XR的有机融合,通过5G网络赋能XR、XR助力5G发展的双重视角,讨论了5GXR的关键技术、典型应用和开发案例,内容涵盖5G网络基础知识、XR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支、XR云化平台、5GXR网络部署、XR终端产品、XR开发引擎等关键技术。针对XR两大分支VR和AR应用开发场景,分别探讨了SteamVR/UnityVR、ARKit/ARCore等框架的技术原理、组工业1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