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政党学说文献汇编(第四卷)
更新时间:2019-10-18 20:11:43 最新章节:092.党的政策就是党的生命
书籍简介
1949年11月至1960年9月是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第一次转型,即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的各种要素(思想、组织、作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着各种创新性的探索,党的内外领导体制在因应种种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变革中呈现出新的形式,中国的政党体制随着阶级关系的调整、政治制度的建设、政治运动的开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卷要展示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人们对这类现实生活的理论思考形态。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德山
最新上架
- 会员上古巫史不分,史官凭着宗教仪式中的文献活动取得话语权力。自西周到西汉中期,史官、君子和儒士通过对文献的载录、继承、阐释和经典化,构建了具有裁判社会功能的原史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周公摄政和制礼作乐、春秋史官的微言大义、孔子整理六经和设帐课徒、诸子的各鸣一端、董仲舒的天人理论、司马迁的《史记》著述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书通过对原史文化中的撰述观念、载录和传播方式的研究,梳理了这一时期经典文献政治38.4万字
- 会员本书以民国保甲制度为纽带,以甘肃各县保甲推行之实况调查为依托,以时间和空间结合叙述的模式,系统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肃省域推行的具体实践及其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对保甲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各类个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政治3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清末新疆、西藏、蒙古新政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视角探讨了清政府为应对边疆危机,通过在边疆地区实施新政将国家权力渗透到边疆社会基层的历史脉络;在细致梳理清末边疆新政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阐释了实施边疆新政的内在机理,客观分析了清政府通过边疆新政加强边疆治理、重新统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效果。政治26.7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大历史背景,深入考察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历史发展进程,全面剖析社会改造思潮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来源、目标、方法、手段、理论根据、依托力量等等,阐明其中各种改造主张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政治66.1万字
- 会员虽然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上最规范、最系统、最制度化与程式化的科举考试,各级官员的大多数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但在基层社会还分布有大量儒学熏陶出来的、未得到基本科举功名(如生员)的文人,他们虽然未得到朝廷给予的任何特殊权利,但他们在基层社会践行儒家的思想和道德理论等,也成为基层社会中有威望的人物,能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从事各项公益事业,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拥有科举功名的乡绅,但同样在基层社会政治26.6万字
- 会员本书探讨了“中国之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通过多领域、多维度的综合视角,本书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在众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与挑战,并探讨了中国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创造性回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结合了政治研究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部分依托田野调查实践,深入挖掘中国治理的主体性经验,并通过对气候治理、规范性治理、非遗治理、基层治理、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水安全与国际舆情等领域的全景性和多尺度政治21.6万字
- 会员本书以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治理为视角,对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驱动机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灾荒赈济的区域联动和实践效应进行系统地考察,既注重宏观研究也重视微观剖析,深刻揭示了清代荒政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实施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社会互动、官方与民间救灾方式交互、仓储备荒体系与粮食安全、边疆治理模式和国家建设方略等多重面相。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作为有效推进西南边疆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政治45.8万字
- 会员在知识创新与国运兴衰密切关联的现代社会,知识界思想认同不仅寄托着知识分子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多棱镜式思索,而且反映着不同制度理念、思想体系的人心角逐。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梳理和阐释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理论要义与国外镜鉴,进而从背景与格局、境遇与考验等方面研判和勾勒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精神版图”,尝试性提出引领与建构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当代进路,旨在从知识主体的角度拓展研究国家文化安全与意政治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