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医诊断学讲堂实录
更新时间:2019-12-06 21:13:45 最新章节:第八章 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
书籍简介
近年来,《中医诊断学》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思维的缺失,中医学整体、动态的诊断理论与方法被机械、静止的还原分析的方法所取代,正因如此,李老师立足中医辨证思维规律,强调整体观念对四诊和辨证的指导,能够保证本书"是中医诊断学"而非"像中医诊断学"。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灿东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总结了仇湘中的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第二部分,用药心悟,总结仇湘中临床常用药物、方剂及药对;第三部分,临床效方,总结了仇湘中临床治病有效方剂;第四至六部分,收集整理了仇湘中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骨折等方面的病例病案,对每个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论治用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和遣方用药,并将诊疗理论思想以按语的形式附录每个病医学30.1万字
- 会员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医学21.2万字
- 会员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医学10.4万字
- 会员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医学18.7万字
- 会员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医学2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该书为第一辑同名书的续集(第一辑2022年5月首印2000册,3个月后又加印2000册),汇集了全国名老中医药指导专家、经方大家等核心宝贵经验和临证特色医案等,从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特色疗法、临床心悟等多方面反映了对经方的研究。内容丰富、实用,为后来医者开阔思路、指明方向,为患者带来福音,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件幸事。相信这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受到医者的青睐,中医经方一定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36.6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旨在以传承和发扬首都国医名师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为目的,建立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体系课程教材,从而推广郭维琴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临床应用,更好做到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主要内容首先系统阐述郭维琴教授益气活血法诊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然后详细论述益气活血法诊治常见心系疾病诊疗特中医21.5万字
- 会员本书为著名中医眼科专家祁宝玉先生经验集。祁宝玉先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60余年,先后师从韦文贵、唐由之先生,深得其传,对多种眼科疑难病症深有体悟,如老年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等,经验丰富,效果显著。本书分为医家小传、专病论治、用药用方心得、诊余漫话及年谱等,详细介绍祁宝玉先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尤其在专病论治中,对疾病的辨治思路、病症结合等颇具临床意义。中医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