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郭利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国际经济15.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10 11:40:1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经中亚向西到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廊国家包括23个,拥有世界18.13%的GDP、13.82%的地域空间和近18亿人口的大市场,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与中亚、西亚的战略关系总体较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共7个国家与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利益的契合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亚、西亚国家以往过多依赖资源型产业,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国家的改革发展理念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高度契合。中、西亚能源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稳定帮助;中国出口的质优价廉的纺织品、鞋类、家具、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将为沿廊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不竭动力。能源合作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着力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达到60%。2015年4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面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渠道成为中国的战略抉择。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号称“世界石油宝库”;中亚则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战略基地”。在此背景下,以能源为基础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中亚贸易伙伴,西亚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四国占据了中国对西亚贸易总额的66.35%(2015年数据)。随着美伊战争后的社会重建和经济复苏进程顺利进行,伊拉克已成为了中国在西亚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得益于地区周边局势的缓和稳定,产油大国科威特现已成为中国在西亚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回顾历史,中国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廊国家一直以来唇齿相依、一衣带水;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古老的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利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自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缅甸国内政治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对缅投资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中缅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新编对缅投资指南》。本书包括缅甸的投资环境与国情,缅甸的投资政策与法规,投资缅甸的准备与程序,投资缅甸的政策、案例与建议等,以期为中国企业投资缅甸提供指导。
    邹春萌等编著经济20.8万字
  • 会员
    华商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书由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社会智库全球化智库(CCG)组织编写,汇集了国内外华商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的研究成果、观点和实践经验。本书系统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华商及其企业的经营发展,研究范围覆盖了世界各大洲的华商群体,还涵盖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内容具有广泛性、系统性、整体性,力图呈现一幅从历史到当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宏观到微观的华商发展的
    康荣平 王辉耀主编经济2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在经济、贸易、金融、能源、地方、教育、旅游以及人文、政党交流、相互认知等诸领域的“五通”合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运用了多学科的方法,进行了具体、深入、细致的剖析,综合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实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国别与区域研究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以“一带一路”为框架,立体地
    李兴经济37.1万字
  • 会员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
    马丽蓉主编经济10.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2017、2018年的中东地区形势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贸易,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研究,主要针对2017年中阿贸易依存度、中阿贸易结构、中阿投资依存度、中阿服务贸易、中阿农产品与食品贸易、中阿金融市场七个方面的最新数据,分析研判未来中阿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中阿经贸发展进程。
    金忠杰主编经济10.7万字
  • 会员
    2022年,新冠病毒感染所带来的全球系统性风险下降,但给经济金融系统带来的压力仍存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系统性风险有上升趋势。2022年,全球系统性风险将进一步上升,存在着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导致局部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美联储退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加息,将导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价值重估,部分发达国家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裂可能会扩散;美元将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上行,大宗商品价格将受到影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 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编著经济12.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在收集整理2018年11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外嘉宾学者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提高而成,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讨论中国过去40年经验和成就,并讨论如何在此基础上迎接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机会,表明中国不仅有减贫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有将之落实的行动与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主编经济23.9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与中东欧等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联系、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金融脆弱性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述评;其次,对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和比较,并以全球金融危机为断点考察危机前后转型国家金融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再次,对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重构进行了讨论;最后,探究了中国金融脆弱性的核心表现形式
    刘洪钟 张振家经济9.4万字
  •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的经济学之旅》在书中,费尔普斯回顾了他60年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包括从质疑旧有就业理论到构建新的创新框架,并探讨了这些创新如何为大众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和美好生活。《增长的逻辑》作者作为多年与中国经济结伴而行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创新无处不在,而中国人具有巨大的创新活力,能够成为伟大的创新者。《活力》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本书阐明活力社
    (美)埃德蒙·费尔普斯经济5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