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第2版)在线阅读
会员

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第2版)

张剑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电子通信9.1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14 15:20:04 最新章节:13.4 小结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的各方面知识。《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第2版)》由4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知识入手,在阐述微信开发环境与相关技术的同时,介绍常用的调试方法及工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微信网页开发的原理与流程,并对微信支付和微信登录技术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微信小程序的架构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echoserver程序、公众号智能小助手、小程序人脸识别等案例,并围绕如何搭建一个具有独立域名的博客站点讲解服务器运维的相关知识。《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第2版)》适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以及具有一定程序开发基础的技术人员阅读,本书也可作为培训班教材使用。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剑明
主页
  • 会员
    本书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为第1章到第5章,主要介绍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几章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公众号开发的背景知识,为后续的章节阅读打下基础。如果读者对这部分内容已经较为熟练,可以选择性阅读。第二部分为第6章到第9章,这部分章节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提供微信公众平台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另外,第9章的内容结合了时下非常火热的微信小程序开发,从理论到案例都有
    张剑明程序设计7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介绍了5G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为9章,第1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发展概述,第2章介绍蜂窝网络定位技术基础,第3章介绍5G位置服务架构和信令过程,第4~6章分别介绍5G下行定位技术、5G上行定位技术和5G上下行联合定位技术,第7章介绍5G蜂窝网络和非蜂窝网络的融合定位技术,第8章介绍5GNR载波相位定位技术,第9章介绍5G定位标准的进展和趋势展望。本书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及其
    孙韶辉 任斌 达人 范绍帅等编著工业13.8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介绍了基于5GNR的非授权频谱(NR-U)接入技术。非授权频谱作为授权频谱的有效补充,不需要取得授权许可,即可在满足规则与要求的情况下使用,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容量、增强覆盖及拓展5G的使用场景和潜在用例。本书对5GRel-16NR-U和5GRel-17NR-U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要涉及波形增强、基础参数和帧结构设计、非授权频谱信道接入、物理信道与参考信号、物理层过程、用户面及控制
    徐汉青 袁弋非 林伟 张丽工业18.2万字
  • 会员
    本书详细阐述了原子介质中基于不同原理的光信息的可逆存储及其在量子信息科学中的重要应用,包括光信息可逆存储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光信息可逆存储的相关物理概念及理论工具,基于电磁感应透明、拉曼过程和静态光脉冲的光信息存储方案,基于光信息存储与提取的全光分束器件的设计等内容。实现光信息可逆存储的量子存储器不仅是构建量子通信网络和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还可以用来验证量子物理基础问题、预报单光子变为确定性
    邱田会 王淑梅工业6.5万字
  • 会员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驱动着移动终端天线技术的持续创新。本书详细介绍移动终端天线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物理形态实现,内容从5G移动终端单天线到双天线和多天线,从单频段到双频段和多频段,从固定单波束到可变多波束,均有涉猎。本书在宽频段小型化天线、Sub-6GHz天线、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方面给出众多的设计实例,可为5G移动终端天线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师
    邓长江 冯正和工业9.5万字
  • 会员
    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中,eMBB等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和mMTC、URLLC等物联网应用场景成为主要驱动力,在设备连接数、频谱效率、时延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未来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巨大挑战。NOMA技术能够在相同的时频资源内为更多设备提供连接,提升系统频谱效率、降低传输时延,成为支撑无线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本书从低时延通信场景特性和NOMA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分类、发端图样以及先进接收机设计等
    曾捷 肖驰洋工业9.3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涵盖5G技术演进历程及国内外5G发展情况、5G网络基本架构及关键技术、面向行业应用的5G创新技术、5G行业应用案例及6G展望等内容。5G网络对比以往2G/3G/4G网络的变化就是从面向C端个人客户通信需求转变到面向B端行业客户业务应用需求。随着5G技术标准的不断升级演进,5G在面向B端的eMBB、mMTC和uRLLC三大应用场景方面不断引入更多的新技术新能力,为不同行业的数智化升级转型提供
    罗伟民 赖建军 蔡发达 钱鹏 蔡杰 罗志全 王承光编著工业17.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AIoT作为5G重要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AIoT、5G与MEC的相关知识,包括它们的发展背景、概念、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并展示了AIoT、5G与ME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程;然后分析了基于EdgeGallery平台开发5G边缘应用的流程;展望了AIoT、6G与边缘AI的未来发展。本书可作为希望了解AIoT、5G或MEC技术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物联网工程
    吴英编著工业10.2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了移动通信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重要性及5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难点,并对5G业务进行了深入解析,对5G网络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室内分布系统的结构、优劣及适应场景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介绍了室内分布系统的信源,并重点介绍了室内分布系统的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天线、馈线、漏泄电缆和连接器以及相关参数。然后,本书从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原则开始详细分析了室内分布
    李益锋 于江涛 王晓军 刘华春 余毅 陈明华编著工业15.3万字
  • 会员
    《5G+AI融合全景图》在回顾5G和A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未来5G与AI融合进行从理论到实际用例及需求,再到国际标准化及产业推进的讲解与分析。本书给出“5G智能维”的概念,并对5G引入AI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其次,基于理论分析,本书对目前5G网络中引入AI的场景、用例及5G网络架构需要进行的标准化进行了说明。再次,本书在分析了5G中引入的AI算法之后,对5G网络支持AI的算法及应用进行了的介绍。
    王志勤 刘晓峰 沈嘉 吴晓波 刘亮 彭木根工业1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简要概述了密码学和硬件密码学知识,简要介绍QuartusII、ModelSim、NiosIIIDE等基本软件工具的操作应用(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配置、硬件设计、硬件仿真、软件设计以及软件调试等);着重分析和讲解了基于FPGA技术的硬件加解密技术的设计与实现,在实例的讲解上,书中总结了作者实践项目的开发经验、技巧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介绍了设计原理、结构框图、基本步骤和流程,提供了开发方案和
    杨军 余江 赵征鹏电子通信8.7万字
  • 会员
    5G终将一统互联网、移动网和物联网,为用户提供光纤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操作感知,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将拉近万物的距离,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一本书读懂5G技术》采用从总体到细节的顺序提纲挈领地介绍了5G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从5G和LTE的对比中,本书梳理出技术发展的脉络,帮助读者了解技术继承点在哪里,技术突破点在哪里。本书尽量以图表的方式来阐述技术,观点清晰、信息密
    王振世编著电子通信21.6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数制与代码及逻辑代数基础,讲解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产生及变换,数字系统设计基础,模数数模转换,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VHDL语言等内容。每章配有习题。为授课老师提供教辅资料。
    王兢 戚金清主编电子通信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电磁兼容基本概念入手,由“电磁干扰三要素”中的“干扰源”和“传播途径”展开,介绍干扰源的特点及性质,分析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阐述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接地、屏蔽和滤波)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介绍电磁兼容预测分析数学模型、预测方法,以及磁兼容性测试设备与场地、测试内容与方法。使读者对电磁兼容的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赵家升 杨显清 杨德强编著电子通信14.3万字
  • 会员
    本书定位为高等院校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教材,兼具专著的一些特征。本书的特色是:不是单纯地讲授雷达原理或雷达基本理论,而是根据现代雷达系统的特点,站在雷达系统及其同目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号获取与信息处理两者的角度,阐述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处理中的相关问题。
    许小剑 黄培康编著电子通信16万字
  • 会员
    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通信抗干扰工程与实践中一些值得研究和认识的问题。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通信抗干扰概述,通信干扰与抗干扰基本理论及其局限性,跳频通信、直扩通信、跳码通信和差分跳频通信的工程与实践,快速高精度位同步技术与实践,典型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技术体制与实践,通信网络抗干扰基础与运用,跳频通信战场管理控制工程与运用,通信抗干扰评估工程与实践,通信抗干扰仿真方法与实践,外军通信电子战装备发展水
    姚富强电子通信4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