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男女有别:性别差异的最新科学发现
更新时间:2021-05-21 17:12:28 最新章节:结语
书籍简介
谈论性别,就是谈论男女之间的异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时会牵涉到男女地位。另一方面,有许多讨论聚焦于男女之间异同的数据和信息,却不为科学界重视。本书归集了世界各地对这一课题的最新调查结果。探索科学界最新发现的男女差异。
译者:李晨 赵汉琳 刘若如 缪翎婧
上架时间:2021-03-09 00:00:00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纳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聚焦于热点社会经济议题——“老龄化”问题,创新性提出了“动态人口红利”概念,驳斥了“老龄化”使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观点,强调转变单纯以劳动人口数量衡量人口红利的观点。更是提出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旅游业、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动态人口红利”理论还分析了对于延长劳动年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对于当下中国进行养老制度改革建立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社科28.8万字
- 会员人口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其增减变化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华侨人口的变迁因涉及国际人口迁移,其制约因素更为错综复杂。本书以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行政中心吧城(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华侨人口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前三章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变迁的历史背景。第四至八章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分析了1800年之前吧城华侨人口的数量、出生地、空间分布、职业、性别及年龄社科12.8万字
- 会员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是合理支付市民化成本、推动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与关键。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经济情境,对市民化成本内涵进行了本土化修正,运用理论分析和方法创新相结合的手段,重新构建了市民化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了测算策略框架、改进了测算模型、设计了预测模型,并从多角度定量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各级指标的金额、结构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支付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市民化成本支付角社科16.3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田雪原个人作品文集,收录了田雪原1979~2018年发表的文章,共分为5册,分专题进行论述,分别是解读马寅初新人口论;针对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过剩、乡村人口比例高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人口“三三制”转移的理论依据等;老年人口建立三养结合的框架体系;近年撰写的绪论、前言等的集合等。全书共约140万字,篇幅较大,观点明晰,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对人口政策等问题的研社科15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作者将这些学术活动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境中考察后指出,这类研究在与同时期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互往来中,从一开始便与华西地区的人文-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而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协合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后来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延续。社科15.8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结合的方式,研究越南封建时期越南华侨华人的历史。其一,论述公元968年至公元1945年,越南丁、黎、李、陈、胡(含“属明时期”)、后黎、西山及阮朝八代封建王朝期间,中国汉族、少数民族移民迀徙越南的原因,华侨华人群体的形成、生存和发展。其二,专题探索:越南封建社会末期华人华侨人数的推估;华侨华人的社会组织;越南华侨华人与孙中山民主革命;中越(法)涉及越南华侨华人的政策;越南社科35.2万字
- 会员本书从宏观层面的生育形势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生育决策两个方面回应“为什么中国当下的生育水平偏低;生育政策调整能否提升生育水平;生育率的适度区间是多少;生育数量回升到什么水平才能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等相关命题,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构建家庭政策相关建议。社科14.2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个体及其家庭层面构建了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的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框架,并利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6年10月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宁强县所获取的一手调查资料,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生计现状、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试图全面揭示不同代次、不同市民化阶段和不同区域的农业转移人口所面临的生计问题,并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生计恢复社科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