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呼吸在线阅读
会员

地球的呼吸

冯殊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然科学地球科学5.2万字

更新时间:2021-12-09 12:03:29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看老天脸色的运动有哪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为什么美国承包了世界上80%的龙卷风?为什么南方人多温婉,北方人多豪放?从体育生活,到经济民生,再到国事军事,天气变化与气候规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孩子的第一堂地球科学课》共包含6个篇章,30个主题。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用天气事件讲故事,有机地结合了生物、地理、环境、历史、体育和军事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孩子突破人为的学科束缚,更好地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来理解和学习新的主题。有趣、有料、有知识。同时,还在多个篇章配有对应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地球科学的魅力。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21-04-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冯殊
主页
  • 会员
    任何说话的方法,背后都是你看待人和事,甚至是你对待当下生活、工作的态度,不会说话,可能会让你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长期陷在固化的阶层中挣扎。其实,最适合你的生存之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的说话之道。这是一本著名主持人冯殊先生真心分享的,助你在不同环境,与不同的人高效沟通的智慧之书,包括在职场中如何跟领导、同事、陌生人、客户沟通;日常生活中如何跟家人沟通;聚会中如何调节气氛;如何利用社交工具扩大人脉;怎
    冯殊口才14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气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系统,跨越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不知何处而来的一阵微风吹得书页沙沙作响,可能隐隐预示沿海风暴将至;太阳能使赤道地区的空气升温上行,进而搅动半球气流,产生小型涡旋,又生成更小的旋风……今天的动力气候学让我们可以整合尺度迥异的现象,通过研究小到分子、大到星球的不同时空尺度内现象的互动,预测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源起于何时?在耶鲁大学科学史家德博拉·库恩看来,一切可以追
    (美)德博拉·R.库恩自然28.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针对地图认知影响因素复杂、评估手段欠缺、实时监控困难等问题,将眼动追踪技术引入地理学研究范畴,将人脑中隐性的地图认知过程显性化表示出来,同时为个性化地图设计提供定性与定量依据,采用以问卷调查和眼动实验为主、多种实验手段联合互证的方法,来研究地图认知问题。全书共7章,第1章、第2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第3章、第4章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个性化地图认知因素优化模型,基于方差分析
    郑束蕾地球科学10.6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实用性”、重视“可操作性”、突出“应用性”,针对河道保洁与水政巡查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时监控管理,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全书共分5章,第1章主要为河道管理理念与河道管护实践;第2章主要为河道保洁管理与实践;第3章主要为水政执法、水政巡查;第4章主要为河道保洁与水政巡查实时监控管理及其应用实例;第5章为结论与展望。
    陈吉江等编著地球科学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基于多年项目管理实践经验,采用系统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山洪工程项目群特征及基本管理要素,阐述基于大数据的山洪工程项目群管理方法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骤;针对山洪工程项目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及其成果总结,提出山洪工程项目群管理方法体系结构,介绍风险管理、信息集成管理和管理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成果,以及项目群集成管理支持平台和轻量级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
    阳艳红 王玉彬地球科学5.8万字
  • 会员
    早的那批可以自我复制并且随机突变的复杂有机分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终造就了如今这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为什么要登上陆地?鸟类为什么要学会飞翔?鲸为什么会重返海洋?两性、胎生、毛发、直立.....这些属于我们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特征,究竟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跟随每个生动的生命,一次次回到过去。通过不同视角与尺度,了解一部细节丰富、同时也更可能接近真实的地球生命史诗。
    旭岽地球科学18.7万字
  • 会员
    《流域降雨径流理论与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水电能源系统辨识理论、方法和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7章,第l章、第2章包括确定调度函数的回归分析方法、径流的Marko、描述、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水电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第3章、第4章为辨识型水库优化调度方法介绍,包括总体框架、单库和梯级水库的非线性实时调度函数建立;第5章是洪水的分类预测和院化调度;第6章为神经网络模型;第7辛为混沌理论及应用。
    张文华 郭生练地球科学12.1万字
  • 会员
    3任北极科考站站长李果、中国极地中心站务管理处处长张体军联袂推荐,让我们跟随北极狐乌狸在北极经历各种风土人情,一起看超级蓝血月,学习野外生活,再一起去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走进北极科考基地,了解绚丽的北极光和北极气候,并且一起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北极动物等。让孩子了解全球变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普及北极科学知识,最终培养环保理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李穆穆文 小枣子图地球科学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