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更新时间:2022-05-26 14:57:35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书籍简介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动通俗的文字,还原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险家等的传奇经历。西汉时期,张骞作为使者向西沟通大月氏和乌孙合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时期,玄奘远赴印度取经进入宋朝,东南海上贸易贸易兴盛,瓷器、丝绸远销海外明清时期,伴随着海禁政策的严格执行,丝绸之路逐渐衰弱。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品牌:华夏盛轩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盛轩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建龙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办,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明史研究学术专刊,刊登以明史为主题的研究论文、综述、评论等,每年一期,公开发行。欢迎海内外同好惠赐佳作。历史21.9万字
- 会员书稿是作者多年来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研习和探索成果。书中指出,面临近代大变局之时,中国人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其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开眼看世界,翻译西书以了解欧美国家富强之道,尤其是京师同文馆出版的《富国策》传播广泛、影响较大。此外,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续富国策》,近代学界对亚当·斯密的纪念和评论等,也反映了国人追寻富强的心声。历史24.9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历史21.3万字
- 会员《民国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专刊,主要刊载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相关史实与理论的研究文章。现为CSSCI来源集刊。本辑(第29辑)收录的论文主要讨了企业管理、农民抗税抗捐、慈善、婚姻、高校内迁、保甲制度、国民兵身份证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视角独特,史论结合,极大地丰富和细化了民国史研究。历史22.8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以世界为背景的、中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明史论著,集中体现了刘家和先生的基本治学理念,破除西方中心论,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并给中国史以应有地位。本书选文九篇,共分三辑:第一辑是以探讨古代中国文明特点为主要任务的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成果;第二辑是从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意义上对世界历史所做的比较研究;第三辑则是从方法论上对于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研究所做的理论反思。本书收录了刘家和先生在古代历史14.8万字
- 会员《近代史资料》总146号共收录近代史原始资料五篇,即《徐广缙致叶名琛信札辑录》、《仪若日记(二)》、《欧洲观战报告》、《旅行长安日记》、《陆征祥致刘符诚手札(二)》。其中《徐广缙致叶名琛信札辑录》为徐广缙担任两广总督时与广东巡抚叶名琛的信札,反映了道光末、咸丰初清军在两广镇压农民起义的情况。《仪若日记》为清末外务部大臣邹嘉来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晚清政局、以及京官的日常生活。《陆征祥致刘符诚手札(二)历史16.5万字
- 会员吉林省扶余市档案馆藏有清代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及伯都讷旗务承办处满、汉文档案。档案起止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总量约为5000多卷,30000余件。其中,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约100件,其余为汉文档案。本《档案选编》所选档案,主要为满文或满汉合璧档,以及与其内容关联密切的少数汉文档,以伯都讷副都统衙门或伯都讷旗务承办处,与吉林将军衙门或吉林全省旗务处、以及及其辖下各机构间往来历史3412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研究海丝路史的专著。它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梳理了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中衰、繁荣的历史过程,论证了:广西北部湾是汉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中国西部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我国经济版图新的增长极。该书旨在阐明诸种社会因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促进作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探讨广西海上丝绸之路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重要意义,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34.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