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无声的北方:清代夏峰北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2 16:18:01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晚明时代,随着皇权专制主义颓废所导致的知识空间的扩展,以阳明学为主导,掀起了新一轮的儒学革新运动,由此导致明清理学转向。在此过程中,随着阳明学北传及与北方理学致用传统的结合,在晚明北直隶儒生集团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以鹿善继、孙奇逢为代表的燕南王学。而到清初,作为北方儒生共同体领军人物的孙奇逢,承接晚明北直隶儒生集团遗产,集北方理学之大成,以其回归、重释孔孟经典来整合理学各派的内圣思想,和在“舍三纲五常无道术”基础上“礼理合一”的外王思想。两者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为清学的展开提供了新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得在清代北方形成了以孙奇逢为宗师、以会通儒学各派为特征的夏峰北学成为可能且风靡北方。在整个清代的流变中,既有以王五修、王法乾、王余佑为代表以侠儒兼收为特征的河北夏峰北学和颜李学派,也有以“中州十先生”为代表热衷于理学的中州夏峰北学;既有如汤斌、张伯行、倭仁、李棠阶这样的理学名臣,也有规模庞大且不名一文的下层儒生;既有崇尚心学的张沐、赵御众、马时芳,也有程朱派的耿介、窦克勤、冉觐祖、李来章、田兰芳;既有走向考据学而为清代考据学派"导夫先路"的费密,更有走向西学而成为清代“畴人之功首”的薛风祚。到嘉道年间,马时芳承上启下,视野更加扩展到汉唐儒学及诸子学,把“理”、“势”、“人情”三者打通融合,兼容并包以至超出理学。这昭示了夏峰北学走向近代的新前景。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作为美国本土哲学,其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和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欧陆哲学诸多流派有着共同的话题以及相似的观点。本书从詹姆斯的职业选择与精神危机入手分析了其宗教关怀的由来,阐述了他的宗教观念,并通过对其“宗教科学”、符合一般人需求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作为基础的彻底经验主义的阐释,展示了詹姆斯如何以一种不同于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温和方式来应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力图消除长期以来对实用主义哲学24.1万字
- 会员这本集子中所收录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在中国诸多不同地点的考察,但为了这部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制的文集,这些文章都作了很大程度的修订。作为激进启蒙之主要承担者“批判”是贯穿这些文章的主线。这意味着,这本文集所考察的美学、文学研究和哲学中的不同领域,都依赖于我们对“批判”一词所赋予的意义这个固有问题。这里,批判性思考意味着发展那些关涉历史叙事与变化之间关系的论争,这相应地就要求一种在其当代联结(conj哲学9.3万字
- 会员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既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政治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找到一种快速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能够创制一种令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充分且公开表达其意志的制度安排;令每个人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而这一切均奠基于每一个人都拥有完整的道德人格之上。本书即是对这种政治构想的完整表述。哲学32.2万字
- 会员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在汉代定型的,而汉代的政治文化又可说是由“为儒者宗”的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初步建立起来的,汉代公羊家在其中起了奠基作用。汉代公羊家本着对春秋“实史”与《春秋》“文史”的沉思,在承继先秦子学与经学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原道、托王、宗经为表征的独特哲学思维方式。在此思维运作下,汉代公羊家立足“大一统”、“察名号”、“行权道”、“说灾异”等内容对政治秩序、政治伦理、政治权衡、政治敬畏展开哲学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