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
更新时间:2023-09-25 17:40:56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研究民国时期至今100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本书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长期的发展问题,不是经济史著作。第二,利用统计数据进行数量分析,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中的事实和政策。第三,首先研究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其次然后对原因和条件分别进行讨论,试图解释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四,在论述中除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包含了作者本人的某些心得体会。本书讨论了服务业的问题,此前很少有人研究。此外,本书对中国的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刘易斯转折点也做了相应的分析。书中包含了作者的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中国经济于民国时期经历了一次“失败的起飞”,真正的起飞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并于70—80年代走上正轨。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为后来改革开放时期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第三,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制度条件。第四,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具备较好的条件。第五,中国取得的成就是大国发展的成功典范,一些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关权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位稳固而愈益膨胀,且呈现公私混同,以私控公的发展趋势;晋系资本集团因阎锡山公营思想逐渐向官经济16.6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欧洲新经济历史。全书将欧洲经济增长的故事置于世界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亚洲、东欧及美国的发展进行对比,为读者提供了欧洲经济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经济18.8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国古代社会的依附型政商关系作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历代专制王朝的各类抑商制度与政治文化,对依附型政商关系进行历史溯源。之后阐述晋商在明清时期从兴盛到衰落的具体发展状况并深入分析晋商的政商关系,探讨他们如何通过依附皇权、利用国家政策、投靠官府、官商结合等政治手段实现商业的繁荣。再回归政商关系作为本书的落脚点,结合晋商作为权贵政治商帮的历史定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权贵化与商人阶层入仕背后的政治动经济22.6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开发进程中的水利、漕运、盐产为着眼点,对淮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加以考察,并选择淮南地区的泰州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宋代淮南地区经济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贯穿线索。经济13.4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与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质,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亚细亚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二是阐明中国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亚细亚君权专经济2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