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走出心无力
更新时间:2023-09-14 17:40:31 最新章节:第10章 致谢
书籍简介
你是否时常被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围,陷入空洞与迷茫,无法继续前进?面对现实,你是否会被深深的焦虑和恐惧裹挟,开始自我厌恶,并感到无可适从?你又有多久,没有体会过发自内心的快乐,或者为什么人,什么事而心动过了?你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如果说,“肌无力”形容的是人的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没有力气,是身体的易疲劳,那么“心无力”就是指人们内在力量的缺乏。间歇性的“心无力”已然成为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人的一种心理常态。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如何保持内心与外界,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要如何找回对生活的动力与激情,找回那个失落已久的真实自我呢?这是一本心理自助指南,献给面对当今诸多变化和挑战的现实世界的人们。林音是一名心理工作者,她也曾陷入严重的“心无力”状态,亲自感受和经历过“心无力”的体验。历经数年的内心挣扎和探索努力,她终于能够面对和克服“心无力”,并重获“心”生。全书通过林音与五位“心无力体验者”的对话,对“自我PUA”“空心人生”“微笑抑郁”“快乐无能”和“恋爱失格”五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人们共同面对的心理困境进行了细腻的解剖和分析。这本书将通过对“心无力”问题的抽丝剥茧,步步深入,通过对话带领你穿越内心深处,拨开重重迷雾,寻找多年来内心困扰的根源,帮助你走出“心无力”的状态,让你逐渐从无力变得有力。在这个充满重重挑战、纷繁复杂的世界,在容易“心无力”的时代,陪你一起寻找和塑造一颗不被焦虑控制,不被虚无裹挟,丰富、强大且拥有力量的心,重获“心”生。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林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缺好的故事,缺的是好的解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凡四训》,拨开了生命重建的重重迷雾——袁学海信命、认命,最后躺平,“澹然无求矣”,其实是陷入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他心如死灰,“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恰恰是抑郁症的表现。在栖霞山中,云谷禅师与袁学海那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活脱脱就是无与伦比的心理治疗,仅仅通过一次,就让他获得了治愈。之后,袁学海改名袁了凡,心理9.2万字
- 会员当情绪“过敏”时,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不是你太敏感了,相反,是你还不够敏感一一对事实真相和正确的解读方式不够敏感。在人类的认知误区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就是归因错误。它会带来错误的解读方式,导致我们产生过量的负面情绪,进而产生冲动、内耗等各种情绪问题。经过恰当的思维训练,每个人都有可能优化解读方式、改善状态、改变命运!结合多年职场经验及个人成长咨询经验,作者发现面对复杂的情况,高手大多只会聚焦“以心理11.9万字
- 会员《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上册为“抑郁家庭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故事”,下册为“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行为指导手册”。上册的真实故事分为8个对照组,是家长视角与孩子视角的对照。家长视角的8位讲述人有爸爸也有妈妈,故事中每个孩子的遭遇、症状和每个家庭的创伤、走出来的过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孩子视角由8个孩子亲身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还有1个抑郁症心理17.1万字
- 会员当卡里亚德只有十五岁的时候,她成了那个失去父亲的人。哀痛如潮水般反复袭来,她选择向悲伤“五阶段”模型寻求帮助,却发现这一理论难以涵盖她混乱的悲伤体验。十多年后,仍走在自救路上的卡里亚德开始做《悲伤播客》,与更多的悲伤者一起反思各自的经历,谈论死亡。在倾听与被倾听的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了解放。本书分享了卡里亚德从对谈中得到的关于悲伤的知识,记述了她一路负重前行学到的一切。书中谈到不存在正确的悲伤姿态,心理1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生活中,许多人虽然渴望拥有一段美好的亲密关系,但似乎总是难以遇上对的人;还有许多人,虽然身处关系之中,但是交流的过程总是争吵不断、矛盾重重……人们之所以难以经营好亲密关系,实际上跟原生家庭有着密切关联。如果在原生家庭中,一个人曾经历过忽视、责难、抛弃甚至是虐待,那么他便很难跟亲近的人建立起安全、舒适的关系。所幸,我们可以通过走进原生家庭来疗愈内心创伤、重新拥抱爱与亲密。拥有多年咨询经验的巴里·温霍心灵疗愈11.6万字
- 会员陷入抑郁的时候,我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走出抑郁后我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真我。当处于抑郁之中时,我的眼前只有绝望。我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心灵疗愈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