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风雅变奏:古琴弦歌历史演进与诗乐教化
更新时间:2024-07-10 18:01:4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理论层面对古琴弦歌文化雅俗演变的历史轨迹、诗乐教化等特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类剖析,尤其重点考察了河南省许昌古琴弦歌文化的四期雅俗演变轨迹与教化精神;同时也从实践教化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许昌古琴弦歌名曲传播实践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认为古琴弦歌是古琴乐曲与诗歌融会后由雅转俗的技艺形式,具有文化精神的普及教化功能。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详细梳理了古琴弦歌在许昌区域的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性教育推广价值,对古琴弦歌的文献价值和诗乐文化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度提炼,并结合当代诗乐教化应用型学术实践活动的考察,论辩古琴弦歌在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宣教活动、文化进校园进社团等系列实践活动中的诗乐教化复兴之效,为城市文化复兴之路,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品牌:西南财大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西南财大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兰花等
最新上架
- 会员伯夷叔齐的传说从产生以来,各个不同阶层的人,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对其评价各不相同,但是都建立在同一事件的基础之上,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其中所蕴含的意蕴因为角度不同而更加丰富,故事所展现的价值观也在众多的阐释与演绎中呈现多元化。本书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对众说纷纭的观点进行考辨,理清其渊源和相互的承传关系。追本溯源、尽可能细节化地考辨、梳理清楚各家观点中相互抵牾的部分,参考各家研究方法和角度,无论是学科的文化22.3万字
- 会员本书以文学与文化现象为原点,反思当代人文学术和思想文化,立足当代文化形态的新变,从心理学、现象学、解释学、文化学角度对文学作家、文学现象、文化教育与审美现代性问题进行探源析理。框架逻辑分为当代男性作家论、当代女性作家论、文学现象论、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论、文化教育论及审美批判论五个部分。全书关注现代性、方法论和文化教育史研究,选取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位男作家余华、陈忠实、扎西达瓦等及女作家王安文化20.7万字
- 会员屈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的论坛文集。论坛文集内容包括屈原其人生平研究,端午传统文化研究楚辞研究,楚文化研究、诗歌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等议题的研究成果。此为第一届论坛,其举办获得了海内外汉学家、传统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学习者的广泛关注。文化26.3万字
- 会员《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文化22.9万字
- 会员本书将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置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视野之中,从东亚俯瞰世界,聚焦“中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日本文学与中国都市意象”和“中日文论与文化互系研究”等三大版块,旨在构建“和而不同”“差异即对话”的东亚文学审美共同体。文化20.1万字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国内学界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主要平台。本辑主题为区域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共编入20篇文章,设置六个栏目,分别是:“特稿”“区域文化与汉语史研究”“区域文化与方言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区域文化与语言应用研究”“区域文化与地名研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20余位作者,对汉语史、方言、语言应文化20.6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中心主义在古代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深入理解相关时期的犹太文明与地中海世界文化19.5万字
- 会员王尔德在以唯美主义追求为表象的审美追求驱动下,引申了古希腊面具表演的传统形式,使之成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时吸取浪漫反讽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创作中,变成了呈现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风格。这一风格被他运用自如后,成为其独有的技艺,形成其“面具艺术”。本书以王尔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为依据,向前追溯至具有审美思想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唯美主义及现代审美主义,向后借用当代德国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审文化1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