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7-22 17:53:34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以时间轴为序,以史料数据库建设为坚实基础,全面梳理中国和波兰的文学作品在对象国的译介史,深入考察中、波文学在对象国的接受状况,比较中、波文学推广策略异同,为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波兰、波兰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资参研借鉴的翔实文献资料,为促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合作走深走实、在波兰及其五笔欧洲国家有效推广中国文学文化研提相关建议。本书将是国内首部关于中波文学接受、中波文学交流与传播的研究专著。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怡楠
最新上架
- 会员《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们共享的重要研究平台。本书为该集刊的第14辑,精心选用了22篇文章,设置了7个栏目。其中,除常设的经典栏目“区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区域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之外,特别推出的栏目有“云南文化与抗战文学研究”“巴渝文化与文化24.7万字
- 会员本书涉及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类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祀、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藏族赶马调。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曲谱、照片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大大增强了全书的资料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文化13.9万字
- 会员王尔德在以唯美主义追求为表象的审美追求驱动下,引申了古希腊面具表演的传统形式,使之成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时吸取浪漫反讽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创作中,变成了呈现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风格。这一风格被他运用自如后,成为其独有的技艺,形成其“面具艺术”。本书以王尔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为依据,向前追溯至具有审美思想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唯美主义及现代审美主义,向后借用当代德国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审文化19.5万字
- 会员本书讨论了布迪厄的社会学方法——走出意识哲学,接纳、思考身体、无意识的模糊逻辑,兼及社会整体与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理论。布迪厄发现行动者的“实践感”,是一种非经院哲学、非理智计算的具身化逻辑,即身体一习性一资本构成的信念逻辑,经由这条具身化(embodied)、非认知的实践思路,布迪厄揭示了当代社会符号暴力的生产及再生产机制。布迪厄与始于尼采的现代性反思思潮有深刻的联系,他的生产友再生产机制。布通厄文化21.8万字
- 会员什么是超艺术托马森?是附着于土地或建筑,且被保存得很美的无用之物,也是日复一日的熟悉街道中埋藏的独特趣味。本书为风靡日本、至今不衰的“路上观察学”“考现学”经典著作,目前依然常常杀入日本亚马逊社会学畅销榜前十。作者赤濑川原平在偶然散步于东京街头时,发现了一座不通往任何地方但被悉心保存的楼梯,至此开始了对整个都市的另类探索,掀起了一场观察街头和认识附近的运动,并于1986年与建筑家藤森照信、插画家南文化1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