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特应性皮炎在线阅读

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特应性皮炎

陈达灿 薛长利主编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医学中医9.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8 22:19:40 最新章节:附录2 本书常用术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系列丛书共29本,分为三辑。第二辑共9种。《特应性皮炎》为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用整体证据的研究方式对中医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读者提供了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内容主要包括:西医概述,中医概述,古籍研究,现代文献研究方法,中医治疗的结果,针灸及相关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其他中医药疗法,其他证据总结,中医药治疗证据总结等。本书适合皮肤病临床医生、研究人员等使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3-04-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本书作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几十年的房颤专病门诊工作和大规模的房颤病例数据库研究,对房颤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对证候、方药进行了筛选、分类、分层和反复验证,对房颤“因-机-证-法-方-药”的规律性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分为上、下2篇。上篇主要论述房颤的病因、病机、致病规律、常用角药使用经验以及房颤十四方临床运用规律;下篇主要根据房颤原发病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证治方药,并附
    胡元会主编医学21.5万字
  • 本指南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国内外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主要内容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中医药诊断治疗,特别是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是在《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糖尿病中医防治标准(草案)》及《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的基础上,对质量较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系统综述和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通过近十年论证、实践、验证制定而成,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广泛共识。本指南编写的目的在于进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编写医学1.8万字
  • 本书主编巩昌镇以访谈的形式记录了陆飚、王少白、李灿辉、金观源、陈德成、冷三华、彭增福、刘宝库、李永明等九位移居海外针灸人的贡献,内容涉及跳针针法、糖针、解剖针灸、反映点针灸、动筋针法、逆向刺激疗法、激痛点针灸、瘢痕松解术、针灸气球模型等。这些探索性发现既包含他们构建的新理论、创造的新方法,也包含对传统的深度挖掘和对经典的刮垢磨光,更是他们与时俱进、不懈努力的心血结晶。对针灸临床工作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巩昌镇主编医学14.6万字
  • 《黄帝内经》认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人的体内有了毛病,一定会在身体表面显现出来。人体的面部、手部、皮肤等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部位,其色泽、形态变化最易于通过望诊进行识别。本书结合病案,详细地阐述了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体包括望诊的部位、病变表象、其所对应的体内病灶等,揭示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重点介绍面诊、眼诊、鼻诊、唇诊、耳诊、手诊、舌诊、皮肤诊以及神态等,通过“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测
    王小云主编医学16.4万字
  • 本书紧紧围绕“主要学术贡献与成就”“证治论述,擅用经方”“临证诊疗专长与用药特色”“糖尿病证治”“男子不育证治”“胸痹心痛、关格、老年便秘的辨证论治”“疑难杂症医案选录”“试论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运用与研究”“医学交流”“研修日本汉方腹诊”“养生与修养”“科研与医学著作”等方面系统梳理总结,突出临证实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书立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内容翔实,通俗易
    李怡 李秋贵主编医学44.6万字
  •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工作近40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治经验,是齐鲁心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总结其学术经验、挖掘其中医理论及学术思想具有临床意义。对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膏方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系统总结其心系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思路,利用医案、医话的形式彰显薛教授中医治疗特色,特别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治疗上创立了以膏方治疗为特色的疗法。主要内容包括
    薛一涛主编医学15.6万字
  • 会员
    癫痫是神经内科脑病领域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位常见疾病,在世界疾病负担中所占比例较高,影响到全世界约5000万人。与普通人群相比,癫痫患者的过早死亡风险要高出3倍。我国每年约有癫痫患者900万以上,其中难治性癫痫150万以上。癫痫发病人群涵盖所有年龄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中医自黄帝内经以来积累了与癫痫斗争的丰富经验,目前临床多采取中西药联用的模式,相当一部分患者采取中医治疗,而较为
    刘金民 荆志伟主编医学11.2万字
  • 本书对韩明向教授作为香港大学专科顾问在港近十年的医疗工作、中医传承、学术活动进行了全方位总结。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中“香江医案篇”涉及肺系疾病、心脑系疾病、脾肾系疾病、皮肤病、妇科疾病、杂病等多个疾病系统。选编了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血管性头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慢性腹泻、慢性肾炎、急性湿疹、痛经、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性耳鸣等精彩的医案医话。“香江学术讲座篇”收录了韩明向教授在港期间开展的学术讲座,其
    韩辉 吴丽敏主编医学23.6万字
  • 刘宝厚教授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批国家级名老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病位病性辨证”,是作者通过对传统辨证方法的剖析、研究和多年来的临床运用提出来的。这一方法既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又涵盖了传统八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内容,达到了全面、准确、精炼、规范的目的和要求,是中医诊断学的一大创新与发展。本书主要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与病位病性辨证的关系作一梳理,即从病位病性辨证的角度来解析
    刘宝厚编著医学1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本书主要包括学术探微和原文评注两部分。学术探微部分主要是对该经典的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原文评注部分分原文、注解、评议、医案选录、按语5部分。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较为生僻或重要的专业词语进行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每段原文后均有评议,评议内容紧扣原文,可以是对学术观点、疾病因病机、用药规律等的阐释;“医案选录”,所选医案皆出自近代中医儿科名家;在按语部分结合原文内容对该医案
    俞景茂主编中医20.2万字
  • 该书为明?王良璨编次于明万历年间。该书10卷中,前8卷为“附方”,为该书的主体,共录主方39首(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等),皆为临床常用效方。由此主方衍生出339方。其中四物汤一方即化裁出53方。每一主方先详析主方,再将衍生化裁方分为两类:其一为“加减汤名”,即将主方经加减其药形成之新方;其二为“合和汤名”,即将主方与其他方合并之后形成之新方。此法以少驭多,乃方剂学研究之新法门。此外卷
    (明)王良璨编 郑金生整理中医3287字
  • 赵方先生长期从事皮肤病的针灸治疗工作,结合经络辨证,用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疗效,尤其是在难治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患者赞誉。今应国内外学生之要求,将其40多年来临床积累的多种皮肤病诊治验案整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中医皮肤病的辨证、皮肤病的内因病理、皮肤病的外因病理、皮肤病的针灸综合治疗等章节;下篇则阐述了40余种常见皮肤病的针灸治验,并附有典型案
    赵方中医14.2万字
  • 全书对苏沪地区古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首先标明书目卷数及存、佚、未见、阙等情况,介绍作者;书目正文载录原书序跋及作者传记,载录目录学著作有关提要、按语,搜集史传、方志、宗谱、墓志有关记载等;所附按语则载录考证结果,表明别名和版本,考证真伪,简述内容,记录演变过程或收录的丛书,孤本、稿本、抄本等珍稀版本则载其收藏单位,末附书名和著者索引、参考书目。本书对苏沪地区的医学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与考证,资
    刘时觉主编中医200万字
  • 本书由上、下篇构成,共6章。上篇总论,分两章,第一章岭南中药业简史,第二章岭南中药特色炮制探析。下篇各论分四章,第三章蒸法,包括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研究、清蒸、盐蒸、酒蒸、醋蒸、姜汁蒸、发酵蒸法、四制蒸法;第四章泡法;第五章其他特色制法,第六章香港的特色切制药物等。全书共收载60多个特色炮制品种,包括来源、饮片历史沿革、规范与标准、炮制作用、现代研究五部分,其中现代研究部分包括工艺、药效、成分、作用
    曹晖 孟江 张英主编中医17.3万字
  • 本书为作者师从路老十数载,整理并选取代表性跟师医案所得。选取路老临证验案百则,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涵心、肝、脾、肺、肾、脑等系统,集中体现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大有裨益。主要内容为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侍诊期间,记录、整理的路老诊治患者的典型案例一百则,主要包括心系疾病、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及儿科疾病
    冯玲编著中医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