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主体性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主体性研究

王春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29.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20:55:09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此前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只提农业现代化,现在则开始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其背后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而这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面前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本书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元实践,旨在揭示未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可能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有关政策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甘肃省临洮县老庄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本书就以老庄村作为调查对象展开研究。书中首先介绍了气候贫困的相关情况,包括概念、机制和国内外现状,以此总结了中国气候贫困的特点、分布及相关机制;接着介绍了老庄村的村情、贫困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老庄村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本书通过对老庄村的贫困情况以及应对机制和相关调研情况的分析,对中国欠发达地区应对气候贫困的挑战以及政策建议提供了很好的思
    郑艳 林陈贞经济9.3万字
  • 会员
    算力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键的生产力之一,算力经济作为算力生产力驱动的经济模式被各国所重视。本书深入探讨了算力经济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算力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全书共八篇,内容涵盖算力与生产力关联性的历史与理论分析、算力经济的内涵及其与数字经济的关系、算力经济的四个核心组成部分(算力基础设施、计算产业、应用赋能、算力经济治理)的详细分析,以及对算力经济的未来展望。
    温晓君 张金颖 徐子凡等经济10.7万字
  • 会员
    松树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土坎镇西部,具有典型的山区地貌,是国家级贫困村。本书从两个层面展开调研,在村级层面上,主要围绕着村庄基本状况、贫困状况及其演变、贫困的成因、减贫历程和成效、脱贫和发展思路和建议等6项内容;在农户层面上,主要围绕着家庭成员、住房条件、生活状况、健康与医疗、安全与保障、劳动与就业、政治参与、社会联系、时间利用、子女教育、扶贫脱贫等11项内容。在对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
    王宾 于法稳 聂弯经济5万字
  • 会员
    广福村位于广西全州县大西江镇西南部,2012年被评定为贫困村,开始得到国家扶贫政策扶持。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涉及多个行为主体。本书结合乡村现实场域,从微观角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在基层扶贫实践中的关系和互动,利益相关者对贫困治理相关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和评价,有着不同利益诉求,并内在地体现着彼此之间的摩擦与调适;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进一步推进农村贫困治理,有必要构建和完善贫困治理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调
    王书柏 陈秋红 粟后发经济10.5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从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出发,全面总结分析了中美清洁能源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清洁能源发展推动因素、清洁能源发展战略政策及行动、中美两国发展清洁能源合作互动历程、合作现状及潜力、合作的重点领域,以及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清洁能源合作的冲突和障碍,并提出了未来深化中美合作的政策建议。
    徐洪峰经济14.5万字
  • 会员
    本书采用统计学、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基础上,搭建“产业发展-产业协调-驱动因素-产业升级”的研究路径,为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及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张虎 周楠 韩爱华经济1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省外到省内,从区域到县市,从经验借鉴到路径探索,多方位切入研究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绪论部分,回顾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史、解读研究背景、阐述研究任务;二是把脉部分,主要揭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三是借鉴部分,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成功经验与借鉴启示;四是实战部分,有针对性地讲解如何形成并优化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及其运行
    李祎 黄细嘉等经济23.5万字
  • 会员
    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下,吸取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步提出来的。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别的社会实践所要追求并且实现的最终战略目标。本书围绕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形成过程、发展现状、经验总结、实践路径等问题,力图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最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
    姚小飞经济17.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1881—1937年间的华北铁路沿线集镇为研究对象,以铁路沿线集镇发展与近代以来的华北城镇化进程为主线,通过对铁路开通前华北集镇发展、铁路建设运营与集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开通后沿线集镇时空格局的演变、铁路沿线集镇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组织嬗变、教育发展、管理体制变迁等的考察,展现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从一个方面阐明近代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与当前华北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京津冀
    熊亚平经济2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