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经济

山西省是中国内地工业较发达的省份,以重工业为优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现有大同、西山、汾西、晋城、潞安、阳泉等煤炭生产基地。山西每年有2/3以上煤炭产量支援全国20多个省区的经济建设。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有1/4的产量和一半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山西还是中国重要的合金钢、重型机械和重化工基地,传统工业有杏花村汾酒、清徐陈醋等。山西农业以恒山山脉为界分南北两部分:雁门关以北无霜期短,作物一年一熟,以耐干旱的莜麦、胡麻、豆类为主,也种成熟期早的玉米种类;雁门关以南地区作物两年三熟,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和棉花等。汾河下游平原、运城盆地是山西重要的麦棉产区。畜牧业是农村重要副业,晋西北尤为普遍。优良畜种有兴县四红牛、万荣大黄牛、广灵驴等。干鲜果品中,稷山、运城、太谷的枣,汾阳核桃,永济清柿,清徐葡萄,原平梨,潞城党参等都很有名。

大 寨

大寨位于山西昔阳县城东南5千米的虎头山下,阳涉铁路和207国道穿境而过。大寨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米,总面积1.88平方千米。大寨原是贫穷落后、生存条件恶劣的小山村。解放以后,大寨干部群众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变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凡成绩,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寨人高举改革开放和艰苦奋斗两面旗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大寨的经济建设和精神面貌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今天的大寨农业现代化初具规模,农业科技全面普及,保证了粮食作物的稳产和高产。同时,大寨还结合自身条件,内引外联,开办了衬衫厂、乳品加工厂、水泥厂等企业,并大力发展旅游业,如今的大寨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

汾 酒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市杏花村,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的酿造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色泽晶莹、清香绵软,饮后余香回味无穷,久藏香味更佳。汾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特别大曲作引,加以陈酿勾兑而成,饮而不醉,醉不上头。杏花村汾酒所以古今闻名,备受称道,不仅在于它的工艺独特和水质优良,也得益于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优美诗句。汾酒于1916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章。在近半个世纪内,数十次获国内外多项褒奖。自1953年以来,汾酒连续入选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1980年,又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

[农业] 山西省现有耕地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南部一年两熟,中部两年三熟,雁门关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高粱和各种小杂粮。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还有花生、豆类。畜牧业以晋西北一带为主,主要牲畜为牛、羊等。林业以关帝山、管涔山等为主,华北落叶松是主要树种。水果分布较广,稷山大枣、原平梨、清徐葡萄、汾阳核桃等都是优良品种。

山西的畜牧业以饲养大牲畜和猪羊为主。牛占大牲畜的1/2以上,多为役畜。体型高大的万荣县黄牛最有名。太原市郊和沁源、山阴等县饲养乳牛;和顺、祁县饲养改良肉牛。山西养羊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东部农业区养羊较多的省。主要分布在东、西山区。黎城大青羊是著名良种山羊。

[工业] 山西工业以采煤、电力、冶金、机械制造为主。大型煤炭企业遍布,如大同、平朔、阳泉等,地方煤矿众多。山西省电力充足,是全国拥有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电厂最多的省份之一。山西电力在华北电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全国向省外输电最多的省份,如今北京1/4的电力来自山西。山西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此外,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军工、医药、轻纺、塑料制品工业等,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

[交通] 山西省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纵贯山西境内的同蒲铁路与京包、太焦、石太、京原、大秦、侯西、郸长、侯月铁路相连接,构成通往境外的交通网。铁路通车里程达3100多千米。公路以太原、大同、长治、临汾、侯马为中心,向周边延伸。全省公路总里程约12万千米,高速公路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民航线路6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