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口、民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回族自治区。截至2007年底统计,全自治区人口约有610万人,人口密度92人/平方千米。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平原灌区人口约占全自治区人口的60%以上,约为300人/平方千米;南部丘陵山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和山间盆地,其中清水河、葫芦河等谷地在150人/平方千米。民族以回、汉为主,分布遍及全区各地。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以上,占全国回族人口的近1/5。汉族占65%左右。此外,还有满、蒙古、东乡等20多个少数民族。

身着传统服饰的回族妇女
回族妇女多戴盖头,不使头发、耳朵、颈脖外露,以显本分庄重。根据个人年龄和婚姻状况的不同,盖头也有颜色之分,一般老年人戴白盖头,中年人戴黑盖头,青年女子或未婚女孩则戴绿盖头(绿色是吉祥色)。在城市里,除少数老年人戴盖头外,多数回族妇女戴白帽,或各色头巾。
[回族] 回族自称“回回”,散居于中国各地,尤其是在宁夏、甘肃等省区人数较多。其先民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长期与汉、蒙古、维吾尔等族融合逐渐形成。唐宋时被称为“蕃客”,元明以来称“回回”。自元代始,宁夏即成为中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泾源县回族人口占该县总人口的比例高达96.6%,同心、海原、吴忠、西吉等市县则均达50%以上。回族人以头脑灵活、善于经营著称,他们多经营珠宝玉石、运输业、牛羊屠宰和加工业。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上有独到之处。在文化上曾受阿拉伯、波斯等西亚传统文化的影响。回族通用汉语、汉文。信仰伊斯兰教,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多围寺而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每逢开斋节,穆斯林都以热情和虔诚的心情参加节日活动。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庆祝形式不尽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互赠或款待亲友;有的请阿訇诵经祈祷;有的聚会联欢等。回族男子喜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他们的生活方式极为统一,颇具民族特色。即使旅居各地,其宗教信仰也保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