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荧光光谱法测定饮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荧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熟悉萃取荧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对氨基酸的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加工、医药卫生等行业。食品添加剂、化妆品、饲料、泛酸等富含多种氨基酸,其中以丙氨酸为主,测定其中氨基酸的含量对产品开发具有一定意义。利用荧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氨基酸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检测灵敏度高。

方法原理:根据Hantzsch反应,氨基酸与乙酰丙酮和甲醛能通过环化、缩合反应,生成N-取代基-2,6-二甲基-3,5-二乙酰基-1,4-二氢吡啶。该物质在473nm处发黄绿色荧光。该反应产物具有较大的共轭基团,形成环状结构,随共轭程度的增加,饱和键中的电子,其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减小,可知其荧光发射量子效率增大,故产生较强的荧光。反应过程见式(2-9)。

反应产物受体系酸度的影响很大,所以要考察实验的最佳酸度。在氨存在下,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产生的荧光在一定范围呈线性。因此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由于甘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发射峰位置基本相同,故本法适用于多种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1cm,水浴锅:0~100℃,酸度计:PHS-3C。

2.试剂

丙氨酸标准储备液:0.5mg/L。称取0.5g丙氨酸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

丙氨酸标准溶液:50μg/mL。量取5mL丙氨酸标准储备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甲醛溶液:准确量取2.0mL质量分数为36%甲醛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乙酰丙酮溶液:体积分数为2%。取1.0mL乙酰丙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3.0~6.0。

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pH=7.0~8.0。

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pH=9.0~10.0。

四、实验步骤

1.丙氨酸-乙酰丙酮-甲醛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绘制

准确移取2mL丙氨酸标准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5mL乙酰丙酮溶液、0.6mL甲醛溶液和0.5mL缓冲溶液,混匀,于100℃水浴锅中加热10min后取出,避光保存,在冰水中冷却3min。加水定容至10mL,在仪器工作条件下在280~450nm范围内扫描激发光谱,在350~550nm范围内扫描发射光谱。确定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

2.体系酸度选择

分别用pH值为3.0,5.0,6.0,7.0,9.0的缓冲溶液按第一步中的方法配制氨基酸标准溶液。分别在最大发射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F。制作荧光强度与pH的关系曲线,找出最佳pH。

3.工作曲线

在上述最佳pH条件下,用丙氨酸标准溶液配制浓度分别为0μg/mL、4.0μg/mL、8.0μg/mL、10.0μg/mL、15.0μg/mL、20.0μg/mL的系列丙氨酸标准工作溶液,并进行荧光光谱扫描,在最大发射波长处测量不同浓度氨基酸的荧光强度F

4.果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取25mL经过滤的果汁饮料,依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处理、测量荧光强度Fx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确定丙氨酸-乙酰丙酮-甲醛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

最大激发波长λex________nm;最大发射波长λem________nm。

2.pH值对氨基酸荧光强度的影响

3.记录标准溶液荧光强度,以测得系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扣去空白)为纵坐标,以氨基酸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用Excel或Origen软件拟合线性回归方程,求得线性相关系数R2

4.记录果汁样品溶液的荧光强度。

将测得果汁的荧光强度(扣去空白)利用工作曲线求出果汁中氨基酸的浓度。

六、思考题

1.荧光光谱测量与紫外-可见光谱测量的比色皿有何不同?为什么?

2.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如何得到?需要设置哪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