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政府投资与私营部门投资的比例结构及净外资流入的变化趋势

从表2-7的数据可以看出,1900~1919年,美国私营部门投资、地方政府投资、联邦政府投资(不包括军用固定资产)各自所占的份额变化不大,为92.6∶6.2∶1.3。从1920年开始直到“二战”前这段时间,私营部门投资所占份额则持续下降,政府投资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此之后,私营部门投资与政府投资所占份额又出现了相反方向的变化,逐步恢复到20世纪20年代的比例关系。

表2-7 私营部门投资、地方政府投资、联邦政府投资占总投资比重

从政府投资内部结构看,联邦政府投资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所占份额一直很小,但在30年代出现明显的增长,所占份额从20年代的0.6%上升到7.5%。“二战”时期更是增长迅猛,其资本形成份额(不包括军用固定资产)达到13.2%,超过了地方政府。但在战后的1945~1955年,联邦政府投资又回落到约3%的水平。因此,从和平年份看,美国政府投资主要是由州及州以下地方政府承担的。

从私营部门投资内部结构看,美国国内资本形成总额中,个人(家庭)所占份额有不断下降之势,而企业投资所占份额则长期保持稳定,在67%~72%(见表2-8)。

表2-8 美国资本形成的所有制结构

表2-8 美国资本形成的所有制结构-续表

从净资本流入的变化趋势看,自19世纪末期开始,除了“二战”时期及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基本上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也就是其国内资本形成基本不需要依靠净资本流入。“一战”时期,是美国向外借贷及在美外国资本向母国回流大量增加的时期。整个30年代,由于平均每年有1.63亿美元的美国海外资本回流,这一时期是各个时期中净资本流入最大的时期(年均4.6亿美元)。在“二战”时期,外国在美资本虽大量增加,但美国对盟国的单边援助也大量增加,因此,净资本流入年均仅有1.7亿美元(见表2-9)。

表2-9 美国净资本流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