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贪政策对申报IPO的影响
一、“移民”之风,为之奈何
自高争民爆IPO闪电过会,证监会IPO扶贫新政效果初步显现以后,新三板便掀起了迁址贫困县的热潮。截至2016年12月5日,共有20家公司变更注册地到贫困县,其中包括已经完成变更和正在实施变更的。在这20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选择了将注册地迁移到西藏地区,13家公司选择了本省的贫困县。
按照迁址的动因,我们可以把上述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拟申报IPO的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加快IPO进程,搭上政策的便车,光明正大地开始“插队”。另一类是没有上市意向,但试图通过变更到贫困县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以及炒作一下股票。
(一)拟上市公司变更注册地
恒信玺利就是第一类的代表,据了解,恒信玺利屡次冲击IPO,但始终未果。恒信玺利的上市申请曾于2011年3月被受理,当年9月被撤回申请;2012年1月再度冲击IPO,并更换了保荐商,当年5月撤回申请。2014年12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宝光股份(600379)披露了一份重组预案,拟通过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现恒信玺利的借壳上市。2015年4月15日晚间宝光股份宣布,恒信玺利借壳宝光股份重组案终止。事实上,恒信玺利在财务上已经达到上市要求,公司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4亿,净利润2.2亿,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亿,净利润9698万元。抱着强烈的上市愿望,公司从北京迁至西藏,这一举动让公司在3天内连续上涨超过27%,在10个交易日内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万元。
同样因为迁址到贫困县加IPO辅导,安达科技在迁址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成交1.13亿,股价上涨16%。除上述两家公司以外,山水环境也早已在6月8日开始接受上市辅导。但是,IPO的门槛并不会因为贫困县而降低。而是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公司方能享受特殊通道: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县、开展生产经营、缴纳所得税满三年;注册地在贫困县、最近一年在贫困县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承诺上市后三年不变更注册地。因此,像恒信玺利、安达科技这种想尽快上市的公司只能在第二项要求上下功夫,能够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公司申报IPO能大大缩短排队时间。
(二)无上市意图而变更注册地
第二类,诸如蓝天燃气、德泓国际等公司,虽在财务上符合上市标准,但并没有开始IPO的动向,而财务状况并不好的公司,如国路安、成聪软件已经没有IPO的希望,他们不辞辛苦地变更注册地至贫困县,其用意大概也让人浮想联翩了。众所周知,证监会开展扶贫工作,是为了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众多企业在贫困县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就业。因此,针对贫困县的政策当然也不只是开通IPO的绿色通道。这类公司变更注册地也许是为了搭上政策的便车,一方面,贫困县在税收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在并购重组方面也有绿色通道。另一方面,这些公司看中了贫困地区的市场,拟扩展公司业务因而抢先布局。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些公司跟随着搬迁大潮,还能在众多的挂牌公司中“脱颖而出”,引起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三)变更注册地的弊端
现今“移民”之风正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将会是一个热点话题,搬或不搬,或许很多公司都在利弊权衡中纠结。迁址可以享受政策红利,但其弊端也随之而来。针对第一类欲借政策红利登上A股而变更注册地的公司面临的风险和阻力是不小的。第一,公司作为当地的纳税大户,临时搬迁必然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阻拦。第二,根据《证监会办公厅扶贫办关于IPO扶贫政策的答疑》,生产地与注册地不可分离。因此,生产地也需要搬迁,可以预见生产经营场地搬迁将花费很大笔费用,运输费、员工安置费、新公司场地费还有时间成本等。第三,像西藏、新疆那种经济落后的地区,要想招聘技术人员恐怕不易,因此在员工培训上也会花费一笔不小的数目。第四,公司搬迁至一个新场所,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若公司出现“水土不服”而使整体经营能力大打折扣,可能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公司的上市计划。第五,根据《证监会办公厅扶贫办关于IPO扶贫政策的答疑》,公司搬迁到贫困县需要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才能享受绿色通道,可以预见很多公司搬迁贫困县未必能缩短IPO上市时间。对于那些符合IPO条件的新三板企业,笔者建议可以直接申报,没必要搬迁到贫困县,因为按照江苏中旗的审核速度,新三板企业申报IPO应该不需要两年时间。
针对第二类只变更注册地生产场所不变的公司,生产地不变更可以省去多种麻烦,但变更工商税务登记的繁琐依然不可避免。但若通过变更注册地,开发新市场,打开新的业务增长点发展公司,此举也有可为之处。
总之,搬迁之事应当慎重考虑,应当综合公司发展战略、市场状况和未来的走向综合分析,切不可盲目为之。
>>> 可扫描二维码,参与本文讨论
二、给贫困县政府的一点建议
为了快速利用扶贫政策,赶在2017年之前完成迁址,如今不仅新三板的公司为迁址到贫困县而忙得不可开交,一些贫困县的领导们也火急火燎地寻找企业入驻,并大开优惠条件“招商引资”。“贫困县本就缺少企业,更何谈能上市的优质企业,倘若能拉来一个,定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政府和居民收入”,这定是领导们的心声。但距离2016年结束只剩下10多天的时间里,还没有完成招商的贫困县,此时心急如焚,毕竟不是每家新三板公司都有意愿迁址,也不是只有一个贫困县在引入新公司。当然,更需关注的是,不是每个迁址的公司都是优秀且值得投资的。
众多的贫困县蜂拥而至,当标的公司不足以满足所有的贫困县时,便出现了相互竞价。为博标的公司青睐,各地政府纷纷亮出奇招,给出最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政府财政补助、当地银行提供抵押贷款、扶持上市等。然而,真正能上市的公司何其可贵,各地政府领导们在竞争中又是否真正考察了标的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是否被眼前的情景迷惑了双眼,是否有公司借机浑水摸鱼,享受政策福利?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分析过,现在很多迁址贫困县的新三板公司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有IPO的计划,很多公司都没有达到IPO的标准,甚至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差,连续亏损。比如,拟将注册地由江苏常州迁往安徽宿州市萧县的大洋股份,其2014年净利润0.76万,2015年为-129万,2016年上半年净利7.58万,所得税竟也是负数。再如从事软件开发的成聪软件,拟将注册地由湖南吉首迁至湘西凤凰县,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是惨不忍睹,2014年到2016年营业收入加起来还不到2000万,基本上三年处于亏损状态。试问,这种自身盈利都有问题的企业又何谈给当地谋福利呢?
证监会的扶贫政策,本意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因此,当地政府的扶持应当有的放矢,切勿因急功近利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所蒙骗。在选择标的公司时,要认真考察标的公司的整体情况,请专业团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盲目从众而忽视企业资质,最终有可能得不偿失,所谓宁缺毋滥,便是这个道理。因为中央的扶贫政策是长期的而且是出实效的(证监会扶贫办明确表示生产地和注册地不可分离,要借助企业观念先进、管理技术优势人才的全面帮扶,帮助贫困县起到脱贫的实效),建议各贫困县政府针对证监会的文件成立专门的招商小组,聘请有关的专业顾问,从本地区的产业政策出发制定本地区的招商政策,不要忙中出错,得不偿失。
>>> 可扫描二维码,参与本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