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添忠接下小作坊

正月初六,添忠就回汕头了。王春和见他回来得这么早,很高兴。

他跟添忠说:“添忠啊,有一件跟你商量。我这个作坊开了四年了,挣了一笔钱,我想做上游生意,开纱锭门市部,房子都卖好了,是上下三层的门市。”

表舅母嫌丈夫太磨叽,抢过话头说:“这个作坊签了五年合同,还有一年期满,搬走了租金就瞎掉了,想把它盘给你,不用你拿现钱,这一堆一块五万块钱给你,你挣了钱再还就行。”

王春和怕添忠嫌贵,抢过话头又说道:“你的技术我们最放心不过了,但是卖纱锭是一进一出,用不上啊!我看好了,你就是开纺织的料,你自已干怎么也比给别人打工强。”

添忠一听心里乐开花了,本来还怕表舅不放自己,现在上赶着把作坊给了自己,真是老天照应,想啥来啥啊。

添忠满机灵的,没有表现出丝毫喜悦,倒表现出了一副为难的模样说:“我自己干能行吗?一旦干赔了,五万元的积还,我把自己卖了也还不上啊!”

王春和见添忠没信心,为他鼓气说:“你都干三年了,你来时,表舅我才干一年,你的技术比表舅强,不就差销路吗?你放心,表舅又没走远,还在金砂镇上,你第一年的订单包在表舅身上了。只要你不改字号,保你闲不着。”

表舅母也说:“别怕,这五万元钱给你两年期限,如果活儿不理想,再延一年也行。我们是想肥水不流外人田,才盘给你的。你要不想干,我就回老家找人来干啦!”

添忠生怕到嘴的鸭子飞了,忙说:“我念舅舅舅母的好,就怕给二老丢脸。既然二老看中我了,我就干。可有一点,我要干好了,房东撵我时,你们不能不管啊。我跟镇里管事的说,这厂还是你的,我替你管的。上边的事你们得帮我摆平了。”

添忠心里明镜似的,这个作坊也就值三万,他们多要了两万。不过一年房租得6000元,办执照、安电也得4000元,多一万不算多。

王春和见添忠终于答应了,马上就拿出了准备好的合同,添忠看后,把他后加的条件填上了,一分钱没花,作坊成他的了。

添忠跟他哥学到了为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的处事理念,主动提出把冰箱、电视、洗衣机、床等全作价留下,二老一高兴,竟把这些白送给他了。

添忠知道他们搬新家了,这些东西扔还没处扔呢,但是自己不能让二老抓往把柄,以后翻小常,在他们搬家时,送了两千元礼金,既表示了亲情和孝敬,又堵住了他们的嘴,还让他们知道自己懂报恩,有人情味。

添忠怕哥哥去广西在大娘面前说走了嘴,马上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添雄,并把这里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

从这件事足见添忠思维缜密,办事动脑,添雄对这个弟弟有所放心了。同时,也提醒他,去广西前应该给大娘去封信,说明去的意图,以免让大娘生疑,好心办成了坏事。

王春妹接到添雄的信后十分欣赏添雄的孝心,给他和婆婆准备了房间,召开家庭会议,仔细安排了迎接他们到来的日程。

陈建忠提升为边防检查站的站长了,宁英16岁就去边防检查站当兵了。他表示要出车进南宁站去接他们;

超英在公安厅劳动服务公司下属的一家食品企业上班,是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后安排在那里的,他要请假陪奶奶;

添益干外贸挣钱了,买了二百多平方的商品楼,他要安排添雄吃壮族大餐;

田丽丽在NN市兴宁区昆仑关小学任教,是教音乐的科任老师,她也要请假陪奶奶;

王春妹住三室一厅的楼房,在公安厅家属区大院里,她退休后一个人住,超英、添益怕她孤独寂寞,把孩子都送到她这住了,周日回去看她。

从寨背去南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蕉岭奔梅州,经惠州到深圳上火车,再经广州去南宁;一条是走上杭奔长汀,经南平到鹰潭上火车,再经株州去南宁。

添雄春分一过,便带着四婆上路了。从寨背到深圳和到鹰潭都是370公里,都得乘长途客车。添雄选择了走深圳这趟线去,从鹰潭那趟线回。

厦门到深圳有直达旅游大巴,走205国道,经过通桥。虽然票价比普通客车贵一些,但是车上有空调,坐着舒适。

到深圳需要办边防检查证,这是添雄始料未及的。那时使用的都是一代身份证,出示身份证后,每人花40元钱就给办证。没有这个证,进了深圳,住宿乘车都不行。

幸亏给办证,如果让你回去办证,白花一人180元的车票钱,回去还得再花一份钱,不贵!办!添雄这么想着,咬着牙把80元钱和身份证交给了车长。

深圳没有直达南宁的火车,也不卖其他地方的火车票,只卖到广州的票,这是那时深圳最特殊的一点。乘火车去全国各地,都得先到广州,他到广州后才买到去南宁的火车票。

从广州到南宁是从梧州进广西的,两人用了七天才到南宁。

在广州上车前,添雄给陈建忠发了电报,他们一下车,边防检查站的车就在站台上等候了。王春妹站在站台上,左手拉着7岁的陈华,右手拉着4岁的燦华翘首以盼。

太婆见到重孙、重外孙高兴得脚下生风,不顾旅途劳累,奔过去和两个娃亲在了一起。

添雄一到南宁就替添忠感谢了大娘引荐之恩,汇报了添忠那里的情况。

王春妹家里有电话,和添忠、王春和通了话,高兴地说:“添雄要是不来,我还想不起来用这部电话呢。”

添雄在南宁住了一周后,发现一家人都请假陪他们,便坚持要带四婆回家了。王春妹见留她们不住,定了一条规矩,以后超英和添益一年要带孩子回寨背一趟。

添益出钱给他和奶奶买了南宁到鹰潭的卧铺票,超英、宁英又拿出1000元钱,说是路上花,实际上是报销添雄来时的火车票,添雄上车后,把那1000元塞到了王春妹的口袋里说:“这是添忠的一点心意!”

王春妹阅人无数,对添雄这些举动心中赞叹道:“这个孩子有志气!”

从鹰潭下车后,添雄又带四婆去长汀住了两天,和李何敏的父母见了面。

李家夫妇听说老人是师级儿子的母亲,在长汀开元寺牌坊街上的客家第一食府,用地道的客家菜招待了她和添雄。

太婆一高兴,喝了一碗红酒,竟无醉意,86岁高龄的老人,身体依然硬朗,比60岁的李何敏母亲还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