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添雄涉足建筑业

这个武丁村的上游是六甲水库,那水库在武丁村南山的西面20里处,比武丁村还高。溪水向东在武丁村折了个之字弯,有10多米的瀑布泻下,这里修了一个装机2万千瓦的电站。到寨背拐角处又有5米的瀑流泻下,修了一个1万千瓦的电站。

电站都归武平县管,自1990年起归到了国家电网,电力设施也随之改造,寨背的电负荷才扩容到今天这个局面,家家都安了5安培的电表。

武丁村有两条出山的路,一条陆路,是走寨背的通桥;一条是水路,从六甲水库坐船送水而上。他们几乎都选择走寨背这条路。

武丁村姓武的占大多数,习武的人较多,民风彪悍,空前团结。

这个村和寨背有渊源,据说原来他们是明朝的一支官兵队伍,不满朝庭统治,躲进深山,屯田自成村落。因都是男丁,故多娶寨背妇女为妻,一直延袭到现在,庆成的大女儿红英、添培的两个姐姐都嫁到了这里。

添培搪不住村干部的情面,和谷师付进坳视察地形地貌了。

谷师付看完摇着头说:“我们的钻杆够不到水层啊,这溪水靠一边流淌,肯定遇到了硬东西才躲的,估计不出5米就有岩层,还是不动为妙。”

添培犯难了,心想:用嘴难以说服他们,还是试试吧!让他们知难而退。

井架竖起来了,果真如谷师付所说,第二根钻杆接上后,钻头便卷了刃。连选三个地点都是这样,不得不收兵了。

没打成井,村民们照样付钱,还是按1000元一个眼付的。村长说:“我们知道你们不易,是靠这东西吃饭的,不能让你们赔上,我们一户村民准备了1000元钱,你就钻,能钻出几口算几口,钻不出水来,我们也决不打赖。”

那钻头一个就500元,在添喜那个坳里,打了28口井才用了2个钻头,在这里两天功夫就损失了4根钻头,这样下去不是曲子呀!

添培急得直转磨磨,添雄提醒他说:“这个村有500户人家,能集上50万元,能不能引溪水到户呢?”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添培回城重金聘来了自来水公司的工程师,让他出点子。

设计一个引水工程给2万元酬劳,这对体制内人员是不小的诱惑。他私下里带出了公司的仪器,请了病假,到了现场,测量了两天,画了一张草图。

按照草图,从东山瀑流上方引水,沿北山架设一条800米的,直径30厘米的硬塑管道,在村落中间修一个10米高的水塔,然后把管道引进各家就可以了。

添培计算了一下修一个泵房连建设再加上泵也就5万元,800米管道有4万元也够了,那个水塔没有20万修不下来。

因为10米高的建筑,全用钢筋水泥建造,运料和施工就得5万,那可是3层半楼高啊!上面还要承负5立方水的重量,加上安装给水泵,20万元能够就不错了。

至于通往各家的管道,由各家出钱去安装,只要把主管道架好,他们有1000元足够的了。那主管道得5000米,用直径10公分的硬塑管,也得七八万。

总的算下来,需要38万左右,加上设计费,40万够了。以50万承包,能挣10元,他决定了——干!

寨背有四五处象添喜家情况的山坳坳,到添喜那个坳里参观后,追到武丁村来请钻井队了。添培让添雄留在了武丁村,开着拖拉机去新工地了。

添雄给付了两万元,从工程师那要来了图纸,找来施工队又敲定了价格,连水塔带泵房以21万的价格和他们签了合同,然后进城选泵和硬塑管道了。

两个泵包安装3万元,管道20元一延米,包架设安装,添雄以还有入房管道的活儿为吸引,将11.6万的主管道承包费降到了10万元。

一切就绪后,添雄把精力全都投放到泵房和水塔建筑上了。监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要学到一些建筑知识。

泵房建在瀑流上边的溪北面,高5米,是圆型起拱式建筑,能承载10立方水,南面是入水口,水泵扬程10米,设在4.5米高处,将水吸进储水罐内。西面离地面两米处是出水口,将直经30公分的硬塑管密封插入储水罐。

这一建筑的核心技术在下边1.6米是悬空的,上面装的是塑料大罐,罐顶是过滤网,人可以沿旋梯上到上边,清理过滤网和修換水泵。添雄从这个建筑中学会了承重配筋和圆模浇筑,以及穹形起拱建筑过程,还初步学会了看图。

水塔是三脚支架式圆型建筑,上面和泵房一样的结构,只是承重由10立方降到了5立方。从南面的水泥支脚上有梯子爬上,可以进到圆型建筑中,水罐也是塑料的,进水、出水都在建筑内,也有旋梯上去换滤网,修换水泵。进水管在上,水靠2米的落差自动流入,给水泵在下,把水压入管网中。

添雄在这个建筑中进一步学会了识图,同时对设计的统筹思唯有了体会。

工程40天才结束,主要是水泥凝固期长,塑料大罐焊接费工。预算时,两个大罐没在其中,又加上了两万元。

村里有两个电站,都有电力人员看守,在村委会出面协调下,接电及电力设施都没花钱,电站算是给村委会,也就是给村民面子了。

工程通到各家又干了一个多月,进入6月份了,村里把五十万元兑现后,添雄结完了工程款,揣着8万元回家卖酒去了。

三个月,添培干了三个坳,打了66口井,连同前面的28口,一共94口,收了9.4万,去了各项费用,赚了6万元,不到半年就回本了,两人纯挣了8万元。

两个人的钻井队两条腿走路,还有7个月的时间,再挣上15万不成问题,添培的敢干又让添雄体会了一次解放思想的收获。

这次卖酒,添雄和添喜一道去了梅州。一到梅州,添喜的二连襟就给他三连襟打电话,三连襟带着车来了,扔下5万元,拉了6000斤酒就走。二连襟也塞了5万元,请他们吃了饭,就以忙着销酒为由,下逐客令了。

添雄和添喜到市场逛了逛,看到了他们的瓮装的酒,打出的是陈年老酒的牌子,零售15元/斤,整瓮买13元/斤。

添雄买了一斤,他酿的酒他知道,只是又陈了一年,酒味更浓了。添喜也尝出了酒是他卖的,要发火,去找二连襟算帐,被添雄拦住了。

添雄说:“驱利而行是人的本性,我们只要我们这一份就好了,人家卖多少钱是人家的能耐。不过,我们的酒有市场了,咱俩应该干一杯!”

添喜在哥哥的言传身教下,不象过去那么浑了,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说道:“这两个小子也挺有良心的,多给了两千元不说,咱们还省了去潮州的路费,这3万元给你,酿酒时你最累了。”

添雄抽出了4000元说:“我只要我这份!”

添喜嘻嘻地笑了,他手里又有15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