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天癸”,调月经

天癸理论是《黄帝内经》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功能变化的高度概括。陈木扇女科非常重视“天癸”的调治,对“天癸”理论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天癸为肾藏之生殖之精,它在人一生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陈氏认为“天癸源于肾,补肾可调天癸;脾胃滋养天癸,健脾可固天癸;肝气调达天癸,疏肝可调天癸;天癸旺盛冲任,冲任滋养天癸”,常通过补肾、健脾、疏肝、调冲任来调治天癸所致的月经不调,进而疗妇人疾。

天癸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后世历代医家各有所述,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一书中认为:“谓天癸者,指肾水本体而言。癸者,水也。肾为水脏,天一生水,故谓肾水为天癸。”“壬为阳水,癸为阴水,女子阴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气降,故曰天癸。”各家学说,公认天癸为肾藏之生殖之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作用;当人体衰老,天癸亦随着肾中精气的逐渐虚衰而竭止,尤其对妇女月经和孕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很多生殖系统疾病都是天癸异常的表现。

陈木扇女科对于天癸的认识,在《陈素庵妇科补解·天癸总论》曰:“癸,北方之水。足太阳膀胱属壬,足少阴肾属癸。七岁肾气盛,二七即天癸至,是天癸乃肾水也,观下文三七则曰‘肾气均平’,七七则曰‘天癸竭’可知也……”陈木扇女科认为,天癸源于先天,藏于肾,又需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女性在肾气充盛后,天癸逐渐成熟,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才能有正常经、孕、产、乳的生理功能。陈氏调治天癸,注重调理“肝、脾、肾”三脏,具体认识如下:

(一)天癸源于肾,补肾可调天癸

天癸在肾气旺盛、肾中真阴不断充实下才能逐渐发育成熟,到一定阶段(青春期)使人体具有化生月经的功能。同时肾主水,主藏泻,调节无形之癸水。通过天癸的产生和藏泻的调节作用,藏使之满而能泻,泻后空虚才能受盛,它们相互转化形成了月经周期的节律。可见天癸在月经周期的形成和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若天癸失调则冲任失司,易导致月经不调如月经后期甚至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早衰等疾病。陈学奇认为天癸致病以不足为主,对天癸不足的月经不调当通过补肾以调其天癸,临床常以二至丸、左归饮补肾阴,以二仙汤、右归饮补肾阳。

(二)脾胃滋养天癸,健脾可固天癸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强弱对天癸有着重大影响。脾胃化生气血,气血化生肾中阴精,肾精又化生天癸,所以说天癸的化生之源乃为脾胃。天癸乃先天肾精所化,先天肾气的盛衰也依赖于后天水谷精微化生的气血充盈,天癸的至与竭,虽由肾气盛衰主导,但其在后天的发育,有赖后天水谷精微之气血滋养。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脾气健运,胃腐熟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气血旺盛,血海充盈,可使天癸得后天滋养,月经才能如期而至。陈学奇认为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则易导致月经不调、崩漏、胎漏等。因此天癸不足可通过健脾胃、补气血来调整,以使月经正常。临床常以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养血、八珍汤气血双补。

(三)肝气调达天癸,疏肝可调天癸

天癸的盛衰虽然由肾所主,但与肝也有着密切联系。天癸泄溢有赖于肝气疏泄调达。肝为疏泄和藏血之脏,冲任之脉皆汇于肝,故叶天士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肾中生殖之精依赖肝血化生之精来补充,肝气调达、肝血充足不仅能滋生肾精以养天癸,还可令气机调畅以运脾胃。气血调和可使天癸得到不断的充盛,冲任得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乙癸同源,协调平衡,共同维持天癸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月经正常。若肝血亏虚,天癸减少,则其生殖功能减退。所以肝与天癸有密切关系。疏肝养肝、肝肾同补也是调天癸的治法之一。陈学奇认为情志不畅、天癸失调,宜疏肝养肝、调畅气机为主。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肝气条达,疏泄有时,发挥肝在维持天癸泄溢,脏腑之间,经络气血之间的协调作用,这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是很关键的。临床常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疏肝以调天癸。

(四)天癸旺盛冲任,冲任滋养天癸

《陈素庵妇科补解·天癸总论》曰:“然必天癸至,然后任脉通,太冲脉盛,然后月事以时下。是任脉之通,冲脉之盛,必由于天癸之至,而月事之以时下,又必由任脉之通,冲脉之盛。”可见天癸至、冲任通盛是月经正常形成的基本因素。

先天之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皆会于冲脉,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任为“阴脉之海”,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天癸至,则冲任二脉气血流通,并逐渐充盛,注于胞宫而成为月经。从天癸至到任通冲盛,从天癸竭到任虚冲衰,都说明是天癸的至竭决定着冲任二脉的通盛与否。肾中精气推动天癸之至,天癸又是冲任二脉发挥主血海、系胞胎的物质基础。天癸为病则冲任也受损伤,冲任本身为病,也能影响天癸功能的正常实施。天癸通过冲任二脉及其与其他经脉的联系达至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从而使其作用于全身。天癸对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影响主要是通过冲任二脉来发挥作用的,冲任的作用是在天癸的作用下实现的。陈学奇认为调补天癸可以旺冲任,调补冲任又可以使天癸发挥其正常功能。冲任亏虚,胞宫失养,天癸不足或将竭,可导致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等,临床常以补肾、调冲任、补奇经为法。通过滋阴补肾,填补精髓,滋养天癸使任脉通、冲脉盛,月经失调好转。

陈木扇女科临床常用左归丸滋肾填精、以八珍汤调补气血;以苁蓉、杜仲、巴戟肉、附子入冲脉,紫河车、龟板入任脉,使精血充盛,血海满盈,化为经血,月事以时下。陈氏认为系统的性周期发育,一方面来源于先天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后天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供养。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为冲脉之本,肝肾同源,肾气充实,天癸成熟,冲任二脉的通盛,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紧密联系,才能保证妇女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正常。

天癸的兴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和人体衰老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变化,天癸致病在妇科主要表现为生理生殖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见的如月经不调、闭经、崩漏、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多以天癸不足的形式出现,而天癸不足与肾、肝、脾胃功能失调及气血虚弱、冲任亏损多互相联系,所以临床上常通过补肾养肝、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调理冲任来治疗天癸不足引起的生殖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