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手册
- 周春山 朱华 谢练武等编著
- 922字
- 2020-08-27 22:00:35
2.27 枸骨叶
Ⅰ药材简介
枸骨叶为多年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x Paxt.的干燥叶[1]。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三萜及其苷类是功劳叶的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含咖啡碱等。三萜及其皂苷类主要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羽扇豆醇等。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汁或熬膏涂敷。
【贮藏】置干燥处。
Ⅱ活性成分
熊果酸(ursolic acid)
别名:乌苏酸、乌索酸
【结构式】
【分子式与相对分子质量】
熊果酸 C30H48O3 456.68
【活性】
枸骨叶具有抗生育、扩张冠状动脉、抗菌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的作用[2]。
【提取分离】
粉碎,加入85%乙醇溶液浸泡,然后加热回流,提取4h,重复2次。将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适量蒸馏水,用氯仿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至浸膏状。
用粗硅胶(100~200目,1∶1)拌样,分别用石油醚、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0∶1),(5∶1)]梯度洗脱,浓缩各洗脱液得浸膏Ⅰ、Ⅱ、Ⅲ和Ⅳ。
对浸膏Ⅳ进行硅胶柱色谱分析,氯仿-甲醇(20∶1)洗脱,得到化合物熊果酸。
【熊果酸的测定】
取干燥枸骨叶粉0.5g,精密称重,置60mL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5h后,适当浓缩至小体积,将浓缩液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用甲醇洗涤提取烧瓶至完全,洗涤液合并于10mL量瓶中,用甲醇加至刻度,摇匀,为供试品溶液。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分别点供试品液2μL,熊果酸标准溶液0.5μL、1.0μL,依下述条件展开,显色,测定,计算结果。
测定条件:硅胶G预制板(10cm×10cm),展开剂为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20∶5∶4∶1),展距8.5cm左右,展开,晾干后,自动喷雾器喷10%硫酸乙醇液,于110℃加热约5min显色,取出后立即用洁净玻璃覆盖薄层板,放置室温后测定。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λS=520nm,λR=430nm,并加Ⅰ号滤光片。熊果酸标准品线性范围在0.50~1.98μg[3]。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33.
[2]吴弢,程志红,刘和平等.中药枸骨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9):1460-1462.
[3]常新全,丁丽霞.中药活性成分分析手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