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重劳动:全新的利润增长模式

所谓双重劳动,就是人们在某个工作时段内,依靠同时完成一项以上的劳动,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劳动方式。与双重劳动相对应的是单一劳动,所谓单一劳动,就是职工在某一个工作时段内,集中精力只进行一项劳动,进而获得更高工作效率的劳动方式。专业化分工的实行,其基础就是建立在企业职工单一劳动的前提之上。在当代企业不遗余力地寻求从单一劳动和专业化分工中赢得竞争优势之时,选择依靠双重劳动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能够抢占竞争先机,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实效。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有多种路径,而专业化分工仅仅是其中之一。如果企业能够在对职场劳动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以一种不同的经营路径,把职工在同一时间内做多件工作的效益释放出来,发挥双重劳动的优势,那么企业在提高效益的道路上,就可以获得新的竞争手段,形成“两个拳头打人”的有利竞争态势,从而不必再仅仅依赖职场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这一条路径。

倘若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大多数企业中,人们每个工作日里在职场都做了不止一件事情。但这绝不是说职工们每天都在企业里偷着做自己的事,而是说职工在每一个工作日里,可以同时做一件以上的事情。我们因此权且把在某个时间段里,人们同时做一件以上事情的现象,称为“双重劳动”。

双重劳动对当代企业非常重要,因为企业倘若能抓住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因势利导,强化这种现象,并从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中率先获取利润,就可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其实,企业界不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早就在迅速采取行动加以利用。

例如,如果按照上班和下班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分工,企业可以重新安排职工的劳动。由于工作与休息并不是完全对立、水火不相容的,实际情况往往是职工在下班之后,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一边料理家务,一边再做一些工作,故而很多企业便纷纷按照上班和下班的时间划分,利用工作和休息这两个时间段来安排和调整工作。

在许多学校,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间内,主要是授课和管理、教育学生,倘若批改不完学生的作业,可以把作业拿回家继续批改,让教师在家便于一边照看家人,一边批改作业;如果在学校没有完成第二天课程的教案,同样也可以拿回家继续做,只要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准备完毕就行。这样,教师们就可以在家里一边料理家务,一边继续工作,这就是双重劳动。

通过这种双重劳动,企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员工每天的工作量,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进一步延长员工在企业里工作的时间,使员工在生活与工作之间,可以比较好地实现两者兼顾,极大地降低了员工对工作的压力感,缓解甚至消除员工对高强度工作的畏难心理。那么,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如此妥帖的安排,为什么至今却没有在企业界大范围地推广呢?

其原因很简单,像文秘、打字员和教师等职业,都是特殊的岗位,其工作的性质也比较独特。他们所进行的工作,对工作场所的要求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在家中进行。而现实中在绝大多数企业里,绝大多数岗位上的员工都无法把职场上做不完的工作拿回家去完成。

试想:汽车厂的组装工人如果完不成每天的生产定额,他们能够把生产线搬回家去继续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倘若没有完成一天的销售任务,他们能够把货物搬回家去继续销售吗?当然也是绝对不行的。而现实情况却偏偏是,在绝大多数行业中,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像汽车厂和百货公司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自身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一方面,它们难以按照上班和下班这两个时间段来划分和安排职工的工作,只能把全部工作都安排在上班时间内在职场上完成,无法利用下班后的生活时间让职工继续在职场外工作;而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急需通过增加员工每天的工作量来提高每天的工作效率,因此就特别需要更好地安排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让两者实现有机结合,充分地挖掘职工生活中的工作潜力,让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既互不干扰,又能够互相弥补与配合,从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通过上述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双重劳动有两种:

第一种是把每一个工作日划分成职场内、职场外两个工作时段。在每一个工作日内,企业可以把一部分工作安排在上班时段内让员工在职场完成,再把另一部分工作安排给职工带回家去,在职场外的生活时段内完成。如此安排职工的工作,企业可以利用在职场外即职工家庭生活中的双重劳动:他们料理家务是一项劳动,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进行必须完成的剩余工作,这也是一项劳动。这种层次的双重劳动,其实是职场外的家庭双重劳动。这种方式虽然很好,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和工作岗位的劳动,都很难通过这样的安排去进行。

除了职场外的这种家庭双重劳动,还有另外一种双重劳动,就是职场双重劳动,即在每一个工作日内,在职场的上班时段里,让职工同时完成两件不同的工作。这是真正的双重劳动,也是为当代企业所普遍忽略,同时又是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劳动方式。

企业之所以延长职工每天的职场劳动时间,就是因为当代企业普遍觉得在职场工作的时间段内,专业化分工使得职工只能集中精力进行一项工作,他们的工作具有排他的性质,也正是这种排他性导致职场上的双重劳动很难实现。

而实际上,无论是在工作时段,还是在休息时段,职工往往都不是在仅仅从事着一件事,工作时段内也在进行着不同的活动。这样的现象在各行各业的众多企业中都广泛地真实存在着,以至于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广大社会公众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也可以说变得视而不见了。可是一旦再从职场双重劳动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发现其中的契机。

例如,美廉美超市的职工小张在工作时间内,对自己的同事小李说:“家乐福超市正在促销皮鞋,下班以后我想去那里转一转,咱们两个一起去,你看怎么样?”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小李的回答是去还是不去,小张其实都已经为家乐福超市做了一次广告,等于小张在上班期间,既为美廉美超市工作,同时又为家乐福超市进行了推介。小张的工作呈现出鲜明的两重性。这就形成了家乐福超市其实是在利用美廉美超市的职工小张,借助其在美廉美超市的上班时间,为家乐福超市进行免费推介宣传的有利结果。

这种现象一方面在当代企业中普遍地存在着,另一方面则又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利用,当代企业实际上就失去了一个提高经营效益的极大契机。因此,如果企业能够从双重劳动里得到回报,而不是让这种双重劳动继续处在放任自流的自发状态,就会大幅提升经营效率。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双重劳动既存在于职工的工作时间内,也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既出现在他们工作中的职场上,也出现在下班后他们职场外的家庭生活里。可是当代企业界的一大遗憾就是,我们至今也没能把双重劳动整合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更没有让双重劳动去推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更需关注的一点是,在众多企业都局限于一味地从专业化分工中争取效率的时候,哪一家企业能够从双重劳动中率先获利,就能够既发挥专业化分工中劳动的排他性,又同时发挥员工劳动的双重性,依靠双重劳动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这正是当代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最好契机。

双重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双重劳动。它利用了员工家庭劳动中的两重性,料理家务是一项劳动,同时他们又可以为企业做完必须完成而在上班时间尚未完成的剩余工作。家庭双重劳动虽然很好,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和工作岗位的劳动,都很难安排给职工带回家去进行,因此家庭双重劳动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另一种与家庭双重劳动相对应的,是职场双重劳动,即上班时间内,职工同时完成一件以上不同的工作。它是真正的双重劳动,也是被当代企业普遍忽略,同时又是真正亟待开发和利用的劳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