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东宫的变故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太子萧战手持那封关乎朝堂命运的信函,面色凝重如铁,信函之上若隐若现的字迹,似是潜藏的阴霾,预示着朝堂将临的风暴。
“此乃惊天大事,即刻禀明父皇!”太子萧战语气决绝,将信函小心收起,旋即吩咐侍从火速备车。一行人脚步匆匆,神色严峻,在夜色中朝着皇宫疾驰而去,马蹄声踏破寂静,似要将这沉重的消息早早传至天子耳中。
不多时,众人已至武德帝寝宫之外。值夜太监见太子率领一众重臣神色匆匆而来,心中暗惊,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入内通传。
武德帝听闻消息,匆忙起身,不及着冠,身着便服便疾步来到偏殿。众人鱼贯而入,齐刷刷跪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太子萧战膝行向前,呈上信函,将东宫所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禀明。
武德帝展开信函,目光甫一触及字迹,脸色瞬间如霜染寒铁,铁青无比。怒目圆睁间,眼中似要喷出火来,他将信函狠狠掷于地上,声若雷霆般怒吼:“荒谬至极!此乃我大楚之奇耻大辱!”言罢,他气得浑身微微颤抖,在殿中来回疾步踱步,每一步落下,都似带着千钧之怒,震得众人心中悚然。
“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与北齐勾结,做出这等通敌卖国之举!”武德帝的声音如滚滚惊雷,在殿内炸响,那饱含怒火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左丞相李斯赶忙伏地,声音沉稳却难掩焦急:“陛下息怒!此事太过离奇蹊跷,仅凭借这一封来路不明的信函,实难判定真伪。还望陛下明察,彻查此事,以免错杀忠良。”
“彻查?如何彻查!”武德帝猛地转身,死死盯着李斯,怒喝声中满是愤懑,“这信函之上,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难道还能有假?若不是此事干系重大,有人从中作梗,本宫早已将这等逆臣贼子碎尸万段!”
右丞相萧何亦赶忙磕头,额头触地,急切说道:“陛下,丞相所言极是。此事太过诡异,背后恐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还望陛下暂且息怒,从长计议,切不可因一时之怒,中了敌人奸计。”
武德帝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努力压制着心中如火山般喷涌的怒火,一字一顿道:“你们所言,朕岂会不知。但此事若不彻查清楚,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我大楚江山何以稳固!”
王离见状,趋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或与北齐使者即将来访息息相关。北齐向来对我大楚觊觎已久,此番遣使前来,本就心怀不轨。如今突生此变故,极有可能是他们蓄意抛出这封信函,意在挑起我大楚朝堂内乱,以便从中谋取私利。”
武德帝微微颔首,神色凝重道:“王离所言不无道理。北齐狼子野心,对我大楚虎视眈眈,此次使者前来,定是来者不善。如今又生出这等事端,必定是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
陈丽君在一旁,秀眉微蹙,思索片刻后,忍不住进言:“陛下,既然如此,不如将计就计。表面上对信函之事深信不疑,暗中则选派心腹之人彻查,务必揪出究竟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与北齐暗中勾结。同时,加强对北齐使者的监视,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看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武德帝目光投向陈丽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沉声道:“银衣侯所言甚是。就依你之计,此事全权交由太子负责,务必查明真相,还我朝堂一片清明!”
太子萧战赶忙伏地领命,声音坚定有力:“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揪出幕后黑手,以正国法!”
“哼!若让朕查出是谁吃里扒外,通敌卖国,朕定要将他满门抄斩,诛灭九族,以儆效尤!”武德帝余怒未消,咬牙切齿地说道。众人皆伏地称是,心中明白,这场由一封神秘信函引发的风波才刚刚拉开帷幕,大楚朝堂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而他们,已然深陷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心,命运的轨迹开始扭转,无人知晓最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