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真相
- (日)松本健太郎
- 671字
- 2025-02-20 15:57:01
·开票率为0即可让其当选
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选举时,各家大众传媒公司从投票截止的8点开始就播放选举特别报道。经常看到的场景是,刚到晚上8点,它们就开始给出获得议席的预测数字,并播出“执政党获得压倒性胜利”或者“执政党遭到惨败”的报道。
更有甚者,开票率还是0时,就有已经当选的候选人出现了。用刚才的“大酱汤”的例子来比喻,这意味着还没有喝就已经知道大锅里的酱汤的味道了,网络上就有些人开始吵吵闹闹地高喊“这是一场非法选举”。投票结果尚未公开,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根据开票之前所做的形势调查,哪个地区、哪个政党、哪位候选人能够当选,大体上就能够得知了。而且,他们在投票日还开展了“出口调查”(在投票站的出口针对选民的态度所做的调查)。虽然直到开票,还不知道大锅里的味道,但是可以向制作大酱汤的人打听,对制作大酱汤的当地人的想法做事前调查,这样,即使没有品尝大酱汤也可推测出它的味道来。不过,即使这样,对形势做出了误判,事前调查的结果与实际不同的例子也非常之多。比如,围绕大阪都(第二首都)构想而开展的当地居民投票,围绕英国脱欧而开展的英国全民公投,对特朗普能否当选的调查……这几件事的事前预测分别是:赞成大阪都构想的人获胜,希望英国留在欧盟的人获胜,希拉里获胜,但结果都完全相反。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从投票形势来看,双方过于势力均衡,不到最后就不会清楚哪方会获胜;二是,出口调查也有可能得到与实际投票完全相反的回答,他们真实的想法(做法)是反对,但在媒体面前又想摆出赞成的样子。因此,选举的结果是什么,真的很难提前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