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品牌之都发展报告
- 谢京辉
- 1936字
- 2025-02-22 08:10:19
序
品牌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形式,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高级发展形态。品牌经济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现阶段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其发展水平,也在客观上对各国经济实力产生决定性作用。在更趋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中,品牌企业所引领的行业经济从根本上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品牌的激烈竞争格局、地缘政治动荡的深远影响延续着,多元化品牌回归市场、回归核心业务,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品牌发展特征:目标化、差异化、灵活性、责任感和做好变革的准备。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全球品牌三大排行榜的演变深刻反映着科技对品牌增值的巨大优势、全球产业体现变革与技术革新的巨大变化和关于现代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综观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企业品牌围绕着消费者生活速率加快的变化而调整经营策略。结合当今全球品牌的新特征与新一代消费观念的逐步形成,未来全球品牌的发展趋势将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企业转型带来全新的启发与方向:从“单枪匹马”到注重企业品牌战略合作,从注重“现在”到着眼“未来”的品牌需求,从注重微观到重视国家或城市品牌总体形象的培养。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当前我国经济所经历的转换,意味着“中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必须从低成本过渡到质量、创新和品牌,如何有效发挥品牌所带来的价值溢价、扭转长期以来品牌发展不足的局面,已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要想实现经济强国的目标,需要高度关注品牌经济,必须推动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18年4月,明确提出了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战略部署,这是上海更好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动。随着打响“四大品牌”战略的明确提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未来,已经隐约可见。
在服务方面,既有辐射的广度又有国际范。很多超市内可采购到世界各地的新鲜果蔬;全球各类潮牌体验店落地上海,将上海和全球时尚同步接轨;在不久的将来更会有上海本土品牌通过政策引导和自身发展而成长为引领全球的服务品牌。在制造业方面,上海也将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C919大飞机、上汽新能源汽车、特斯拉全球第三大智能超级工厂等,这些超级制造业项目带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增加,更是为上海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带来强有力的拉升,使得上海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第一线。在购物方面,一年一度的上海购物节为全国、全世界游客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将每年举办,通过“6天+365天”的展示平台,让上海市民、全国人民以及国内采购商更快地了解和享受到世界其他地区的高质量商品。在文化方面,既可以在浦东滨江粮食码头改成的艺术馆里定制高级时装发布秀,也可以在上海旅游节感受百年上海的沧桑巨变与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欣赏一部大片,或到人民广场的剧场看一场首映首展首秀,体会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融的活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上海品牌实力的全面提升,必将为上海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大都市提供新动力。
面向未来,上海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区域辐射力,品牌建设还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在深刻把握全球品牌经济竞争演变趋势基础上,紧密结合上海城市自身特点,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战略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经济运行从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发展转变的内在机制与规律,着力化解制约品牌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约束,积极探索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推进的品牌经济发展新路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依托长期以来的研发积累,围绕上海市近年来品牌经济发展、品牌之都建设情况,通过蓝皮书方式进行全面梳理归纳、综合呈现,有助于推动上海品牌之都的更好发展。本书既汇聚了编写组多年来跟踪研究的理论观点,也吸收了行业协会、品牌企业的深度参与。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推出,抛砖引玉,并与各界领导专家共同探索加强品牌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国家及区域的品牌经济建设、“中国品牌”“上海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而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