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人才体系建设实务指导
- 楚明超
- 592字
- 2021-03-28 23:44:47
序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不断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上。广大科技战线上的人员自力更生,锐意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回顾40年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对中国而言不仅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尤其是在2006年1月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随之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决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通过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各种创新能力,倒逼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从今天再看这个过程,就是政府大力推动技术转移转化的过程,加大了人才、资金、技术三要素的快速流动,专用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以及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
未来已来,我国还将继续奔跑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也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我们将更加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促进技术成果规模化应用,支持企业牵头会同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技术转移扩散。聚焦实体经济和优势产业,聚焦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技术供需对接等,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先进科技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本书实为探讨与浅析,不足之处还有很多,但意义重大!
欣然为序!
赵晓广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