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作用机理、传导机制与政策仿真
- 韩景华
- 2466字
- 2025-02-24 20:36:50
1.3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量涌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众多学者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面:
1.3.1 外资进入对我国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国内研究成果认为,外资进入在短期和长期对我国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是不同的。李太勇(1999)认为,外资进入在多大程度上能提高东道国市场集中度,主要取决于东道国市场上其他厂商的数量及其对跨国公司进入的反应,跨国公司在当地的规模及持续增长的能力,是否有更多的跨国公司或贸易品进入,以及当地厂商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模仿能力(8)。陈建华(2001)认为外资进入至少在进入初期,有助于加强竞争,抑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长期来看,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寡头厂商对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与东道国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9)。姚战琪(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在短期内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不大,但长期会提高市场集中度(10)。
部分学者从寡头垄断的视角研究了跨国投资对东道国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樊瑞莉(2006)指出,跨国公司会利用自身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这将引起我国市场集中度的提高(11)。易小佳等(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进入将提高我国市场集中度(12)。孔令刚等(2006)基于安徽市场的研究发现外资将提高本土零售业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使企业可能转向寡头垄断(13)。
除此之外,胡峰、程新章(2002)关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市场结构和竞争效率关系的研究发现,被并购企业的生产如果处于过度闲置状态,并购会提高经营效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助于避免行业企业数量减少、维持市场结构的暂时稳定;跨国公司的横向并购削弱了市场竞争,提高了市场集中度(14)。
1.3.2 外资对市场进入壁垒以及产品差别化壁垒的影响
国内学者关于外资对我国市场进入壁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壁垒和经济技术壁垒两个方面。关于政策壁垒的研究主要有:许辉(1999)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所面临的主要是政策管制,而我国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制度性壁垒(15)。李太勇(1999)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国公司进入使得针对外商的政策性壁垒降低,促进了市场竞争,但进入壁垒会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而提高。另外,陈意新(2006)的研究表明,放松管制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往往多变,跨国公司在国家相关政策还未明朗之前很少会轻易涉险(16)。
关于经济技术壁垒方面的研究。陈建华(2001)将市场进入壁垒效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的市场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进入的有效性,二是先进入的跨国公司为了阻止后到跨国公司的进入,将会进一步提高东道国的进入壁垒。胡志宝(1998)(17)、杨丹辉(2004)(18)、张宏(2006)(19)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此外,刘艳婷(2009)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遇到的经济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的政策性壁垒(20)。
关于产品差异化壁垒的研究。赵丽(2006)认为外资进入从产品系列化的投资、多品牌的战略、消费者的偏好忠诚及产品研发、推广等四个方面提高了产品差别化壁垒(21)。易小佳(2006)认为跨国公司差异化战略提高了我国市场的产品差别化程度(22)。
1.3.3 跨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
关于跨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已有的研究结论倾向于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对国内企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李太勇(1999)认为跨国公司的规模经济优势促进了国内产业的收购兼并和规模扩张,产生了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国内企业。杨丹辉(2004)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产生了强烈的竞争示范效应,使得低效率的内资企业整合或退出市场。段琳(2006)从行业的进入资本需求量和由规模经济效应产生的成本优势角度,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规模经济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23)。刘艳婷(2009)认为,跨国公司进入后会凭借其优势扩张生产规模,提高了潜在进入厂商的规模经济壁垒,但跨国公司进入后也会提高行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产业的最小有效规模。石俊华(2009)研究指出,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投资导致我国的某些行业(汽车、石化等)产生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市场的进入壁垒和我国相应行业的最小规模经济水平,以阻止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24)。
(1)Bain, J. 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2)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Kindleberger,Charles P.,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Six Lectures on Direct Invest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4)Knickerbocker, F. T., 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973.
(5)Vernon, R.,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J. Dunning ed., Economics Analysi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New York: Praeger, 1974.
(6)Dunning, J. 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arket Structure, Economic Power and Industrial Policy, Journal of World Trade Law, 4, 1975
(7)Caves, R. 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Dunning ed., 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1974
(8)李太勇.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1999(11):55-59.
(9)陈建华.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市场结构效应[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3):14-17.
(10)姚战琪.跨国公司、并购行为与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4(2):19-26.
(11)樊瑞莉.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2):56-60.
(12)易小佳,廖进中,何颖媛.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8):73-76.
(13)孔令刚,蒋晓岚,张红平.FDI对本土零售业市场结构变化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安徽市场为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09-116.
(14)胡峰,程新章.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演进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2(6):84-88.
(15)许辉.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壁垒与进入壁垒失效研究[J].管理世界,1999(5):112-117.
(16)陈意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06.
(17)胡志宝.浅析跨国公司投资与我国市场结构改善[J].国际贸易问题,1998(12):32-35.
(18)杨丹辉.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市场结构变动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3):11-17.
(19)张宏.跨国公司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产业进入壁垒的突破与重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03-109.
(20)刘艳婷.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及其效率、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21)赵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22)易小佳.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效应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23)段琳.外商直接投资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6.
(24)石俊华.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市场结构演进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