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中枢性发热在脑室腹腔分流定位中的作用

Starke RM,et al. Neurosurg,2012,70(6):1361-1368
背景:中枢性发热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的症状,它可能导致脑室腹腔分流定位的延迟。客观条件:作者假设有排水依赖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通过可辨认的治疗后出现中枢发热或持续发热不会增加脑室腹腔分流感染性失败的风险。方法:一系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人统计资料、影像学特征、体温、感染几率以及分流失败都被前瞻性地记录下来。结果:在580个患者中,61人(11%)依赖于排水。18人出现中枢性发热,35人出现病理学中已知的发热现象,8人保持无热。出院时没有分流失败的病例,后续分流失败的2人(3.2%)为感染所致。后续6~12个月的医学跟进中,一位患者出现了中枢性发热(6%),无人出现可辨别病因的发热,还有一位无发热现象患者(13%)出现了感染性分流失败。9位中枢性发热患者(50%)和6位通过已知病理学来治疗发热的患者在分流定位中都出现了持续性发热。外科手术当天出现发热的患者与无发热现象患者相比,出院时分流失败的几率是相似的(0%比0%, P = 10)。类似地,发热患者与不发热患者在脑室腹腔分流嵌入中有着相当的感染性分流失败几率(7%比2%, P = 43)。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已知病理学治疗后出现的中枢性发热或持续性发热不会增加脑室腹腔分流感染性失败的风险。

(曹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