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驱动新增长
- 新商业学院主编 肖利华等著
- 2441字
- 2025-02-21 19:15:26
7.3 犀牛工厂
早在2017年8月,阿里巴巴内部就启动了打造“犀牛工厂”——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平台,并选择以服装行业为切入点开始对新制造进行探索。新制造模式本身的护城河并不深,但能够形成核心技术上“跨越式”的差异,有质的变化,而不是对原有模式的量的提升。
首先,犀牛工厂新制造成员对硬件有要求,硬件要可以嫁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这里的柔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智能匹配用多少物料、多少人工,上哪条生产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跨工厂调度,智能分工,形成群体协同。批次达到100件衣服就能发起生产,一条生产线能同时处理几类不同的订单。过去需要5分钟生产2000件同样的衣服,现在可以做到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的衣服。
其次,犀牛工厂的生产起点来源于客户零售端(淘宝、天猫等数字零售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预测流行趋势,迅速研发“爆款”,以销定产,反向制订生产计划,控制库存。新制造成员的业务系统、设备、管理、运营等全流程在线,完全上云。从消费端到生产端可真正实现在线协同。
犀牛工厂的两个特征(小单快反的生产制造能力,与淘宝、天猫这样的超级数字零售平台的协同)有效地解决了客户最关注的“快速上新的成本、交货周期和品质”三个问题。这也是犀牛工厂对传统制造业本质上的跨跃,换而言之,就是犀牛工厂智造平台运用阿里巴巴的云计算、IoT、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工厂“智慧大脑”,连通ABOS消费趋势洞察,完成销售预测和弹性生产的结合,从而构建云、端、智、造融合的新制造体系,实现中国服装制造业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升级。
具体来讲,犀牛工厂针对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在不同的场景中,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解决服装行业库存积压严重的问题
服装行业是高波动性、受时尚文化影响很大的行业,传统的赌博式商品开发的企划模式,极易产生库存积压。据统计,由于过量生产造成的库存浪费占20%~25%。
犀牛工厂的解决方案:以销定产,按需生产。犀牛工厂的柔性生产能力,降低了订单生产的起订量,即使1件销售都没有实现,最大的库存也可控制在100件以内。但当需要放量生产的时候,又能够快速协调从原材料、人工到生产线的全生产能力,不会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2.解决难以把握时尚趋势的问题
对于传统的流行趋势预测来说,为了预留生产的时间,企业都会在换季前2~3月就进行预判,以时间换取生产的操作空间。这种预测无法包含临近消费这2~3个月的变化趋势,会导致结果失真,很难打动挑剔的顾客。如果预测失误,那么由于提前生产已经产生了成本和库存,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犀牛工厂的解决方案:通过阿里巴巴平台上沉淀的消费行为数据,结合季节因素,为流行趋势预测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预测的精准度,缩短预测所需要提前的时间。在预测结果产生后,通过预订的方式来快速验证预测的市场认可度,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在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反馈后,再进行柔性生产,小规模试单生产。经过多次反复,预测与流行趋势的吻合度会不断提升。
3.解决服装开发制作周期长的问题
整个服装的开发制作周期包括流行趋势预测、服装设计开发与生产的全部环节。服装的生产周期包括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成品验收入库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在传统的模式下,整体过程需要2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一是因为流行趋势预测占用了时间,二是因为传统的服装制造所用的排单、核对等流程都通过人工进行一步步核实,生产流程本身耗费太多时间。对于第一点,犀牛工厂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第二点,犀牛工厂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生产、系统排单、各环节协同推进,将交付工时缩短到市面上工厂的一半。
犀牛工厂作为阿里巴巴“新制造”的“一号工程”,其本质是“数字化工厂”+“需求驱动生产”。在犀牛工厂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从原物料到设备都数字化,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身份ID”;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在线,从原物料进厂、裁剪、缝制、出厂可全链路跟踪;所有的生产决策都智能化,生产前排位、生产排期、吊挂路线等都由AI机器来做决策。以往须清点物料和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在“犀牛工厂”一键即可得到秒级回复。
犀牛工厂通过洞察消费者,了解到消费者偏好的品类、款式等需求信息,然后再根据反馈信息设计生产出对应的商品。
犀牛工厂通过把数智化新制造和消费互联网连通起来,正在探索一种全新的产业业态。可以预见,将来会有其他传统制造业大步跟进,而不仅仅是服装制造,好戏才刚上演!
当然,尽管亲自做了一家工厂,但是阿里巴巴新制造的未来,一定不是开连锁工厂。新制造的关键在“新”而不在制造。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新制造永远会以平台的方式切入,而不会真正地将手伸入制造业。我们从马云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关于“新制造”的说法中,更可体会出“新制造”的真谛。
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实体制造业不会消失,消失的是落后的制造业实体。新制造会成为中小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不会只服务于大企业。
在未来,制造无国界,所有的制造都可以是“网络制造”。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贸易。阿里巴巴的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自身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赋能制造业进行改革和变革。
数据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不一样的东西的能力和按需要制造能力,数据是新制造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总之,新制造背后意味着人的解放和自由,随着对数据的分析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已经创造出新挑战和新机遇,已经延伸到传统制造业。以前,阿里巴巴并不是要自己卖东西,而是搭建了让电商更好地卖东西的服务平台。现在的新制造又开发了一个服装制造行业可以复用的共享服务体系。因此,阿里巴巴的新制造不是自己要办上千家、上万家工厂,而是创造了帮助上千家、上万家服装工厂继续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
云端智造的生态系统代表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按需定制模式,势必拉动整个产业链建立一个生态体系。这样的生态体系将可能改变传统制造业低端代加工的方法,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做好设计,提高商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