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从花生市的老火车站一路向海岸线延伸生长的是花生大道,大道两侧是高大的梧桐树。年复一年的秋天,手掌大小的梧桐叶簌簌落下,拥抱柏油马路。如果不是渐起的秋风调皮作梗,那这番景色定是这个城市最好的明信片。

只不过现在是六月,明信片的图样还没上好颜色。

花生大道的末段,花生中学和花生小学毗邻而立。并非所有花生小学的毕业生都能升入花生中学,也并非花生中学所有的新生都来自花生小学,但这两所学校的师生都知道,在中学和小学隔墙间的小巷深处,塞进了一家有声音的书店——

霹雳听书馆。

没有人知道霹雳听书馆为什么要叫“霹雳”,而不叫“闪电”,或者再加上“啪啦”二字。

这里没有教科书,也不出售任何习题集,不足一百平方米的二层空间摆满了听书馆老板自己喜欢的,或者附近学校学生想看的书。

摆放典籍,整理书架,打扫卫生,偶尔兼职收银的是个体重二百多斤的小胖子店员Marvin Bee,他刚配了一副圆形金边眼镜,每过几个小时就会用清水冲洗,用围裙口袋里的纸巾擦拭干净。

此刻,他正等着订购的新书送上门,送书的人是福尔摩。是的,没有“斯”。

福尔摩是听书馆唯一的供应商,他十个手指恨不得戴上二十枚戒指。虽然他恨透了每次挤进逼仄的过道可能给他油亮的皮衣留下浅淡的划痕,虽然他每次找到听书馆指定的书籍并不容易,但他确实是这里的常客。

他对听书馆的了解并不限于每月的书单,他手机通讯录里存的联系人姓名是——毕马温。

这一切似乎拖慢了方圆百里内的繁华街市和琅琅书声的节奏,略显格格不入。然而每周五晚七点三十五分,都会有一位老师在听书馆里打开话匣子,给相约来这里的少年们讲上十几分钟的读书故事。

他喜欢喝花生粥,你可以叫他花生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