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物是人非

温孤冷说:“您家孙女有这么没眼光吗?还能被人三言两语就糊弄住了。”

“再说了,祖父火眼金睛,几位兄长也会看人,要是那人真不行,就算我被糊弄住了,你们也不会让我嫁的。”

“至于要死要活就更不可能了,我才没那么傻呢。”

有虞舟遥十年如一日的“教导”,她这辈子都不会因为情爱缘由把别人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

情深不寿,应当适可而止才是。

看着她说的还挺真诚的,温孤子慵颇为欣慰。

“不错不错,你能有这样的觉悟确实不会被人欺负。”

“要是哪天真领个没用的小白脸回来,我就拿刀守在门口,直接砍了他,你要是敢拦,我就让你大哥收拾你。”

温孤冷皮笑肉不笑:“您可真是我亲祖父。”

温孤子慵说:“你这不是废话吗?我是你爹的亲老子。”

“嗯,亲祖父,您家亲孙女眼皮子打架,再不沾床恐席地而眠,就不同您老唠嗑了,您忙着。”

温孤冷耷拉着脑袋往隔壁房间走,真有一种即将席地而眠的架式。

“这丫头。”

温孤子慵的眼里都是慈爱,其实他还挺庆幸她是个活泼性子的,不然什么事都揣心里,想不开,他不得愁死。

老三啊,你看见了吗?你这闺女跟她母亲年轻时候多像啊。

要是你还在,她母亲也没变成如今的样子,这丫头会比她那些姐妹都过的开心吧?

唉,造化弄人呐。

翠林苑。

大夫人阮春繁让温孤长风回房休息后,便在屋里逗弄一岁多的小孙子,旁边陪着她的是儿媳妇锁冰兰。

锁冰兰进门五载,为温孤府添了两儿一女,待长辈也孝顺懂事,时常帮衬着阮春繁打理府中庶务,婆媳关系和睦。

“阿冷在素怀居歇了?”

锁冰兰点头:“嗯,想来是祖父体恤阿冷查账辛苦,才留他在素怀居休息的。”

谁都知道,点玉阁不是个能让人安生休息的地方。

阮春繁看向帝京的方向:“都说父亲已经定了长风为继承人,煜亲王即将莅临,你公爹那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想来是真不打算要这个家了。”

温孤淮入京时温孤长风不过四岁,小女儿温孤舒月才刚满月。

温孤长风是温孤氏的嫡长孙,又隐现香道天赋,温孤子慵肯定不会让他把人带走,他便把发妻和儿女都留在家里了。

起初他还挂念着,时常写信问候,后来知道他们衣食无忧,又纳了美妾进门,态度便有所松懈。

再后来那美妾给他生了一对双生姐妹花,甚得他心,他便更想不起来远在宴星的发妻和儿女了,就连过年不回来都是常事。

六年前,他带那母女三人回来过一次,给阮春繁敬茶,给两个女儿上族谱。

那天是除夕佳节,也是温孤冷的生辰,温孤府热热闹闹的。

那母女三人的出现,就像是来砸场子的,一下子就把温孤府的热闹都驱散了。

温孤府并没有人欢迎她们到来,但是温孤淮却视若无睹。

还兴高采烈的给众人引见,让她们认亲,好像只有他们是一家四口似的。

温孤子慵的脸色黑沉黑沉的,温孤长风只是冷着脸,温孤初月和温孤清风充满敌意的看着那母女三人。

温孤舒月虽然同这父亲生疏,并无感情,但也不允许有人欺负母亲。

看见哥哥姐姐的态度后,自是万分不待见她们,出言顶撞了父亲,差点挨巴掌。

看着大家的反应,平日里乖巧懂事不吵不闹的温孤冷第一次露出獠牙。

她让人把闵苏母女的东西都扔出府外,说除夕是家宴,不招待外客,城里的客栈还有空的,让她们滚。

温孤淮还没反应过来,三夫人虞舟遥直接抬脚踹她。

温孤长风去护,兄妹俩一起摔在地上,惊醒了温孤子慵等人,扶的扶,拦的拦。

还好温孤长风和温孤冷都只擦破点皮,没有大碍。

虞舟遥被送回房休息,一众小辈都被长辈赶回各自院里了,没有参与之后的事。

最后,阮春繁强颜欢笑着喝了闵苏的茶,认下了这个姨娘,那对庶女也上了族谱,温孤淮如愿以偿。

那之后温孤淮回宴星的日子愈发少,就连书信也只是寥寥。

他还是温孤氏的大爷,却好像和大房夫人嫡子女没什么关系了。

锁冰兰握着阮春繁的手:“母亲,您还有我们,我们会一直陪在您身边的。”

她身为儿媳,不论长辈是非,但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必宣之于口。

阮春繁笑说:“是啊,还有你们,看着你们过的好,我也没什么遗憾了,既然他不属于这儿,那就让他在外面飘着吧。”

她的四个儿女都得遇良人,过的幸福,这是老天给的福气,犯不着为那个不值当的人伤神。

……

“都说夫君不能吃枣泥糕了,为什么还做?你们都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了是不是?!”

点玉阁里,虞舟遥大发雷霆,饭菜碟碗砸了一地。

惠娘一边哄着,一边着人收拾。

“夫人别生气,这不是枣泥糕,是红豆糕,新来的厨子粗心,做的相似了,一会儿我就去教训他,让他长长记性。”

“红豆糕?不是枣泥糕?”虞舟遥不信。

惠娘捡起一块掰开,中间还有些许未碾成泥的碎红豆。

“夫人您看,就是红豆糕。”

虞舟遥盯着那些红豆粒看了半晌,脸上怒意稍退。

“哼,笨手笨脚的东西,以后再敢混淆视听,直接打出去。”

“是是是。”惠娘说:“那我让厨房重新做两个菜过来?”

方才虞舟遥看见桌上的糕点就发了怒,一股脑的全掀翻了,还什么都没吃。

她哼了一声算是同意了,惠娘马上让银杏去厨房吩咐重做,一众丫鬟松了口气。

院外,下人小声议论。

“三夫人又在发火了?”

“嗯,夫人这性子越发喜怒无常,没见八公子都不敢回来了吗?”

“唉,还记得夫人刚进府的时候,活泼明艳,恣意潇洒,和三爷伉俪情深,羡煞旁人,可自从三爷走了,夫人就变了……”

“最可怜的就是八公子了,若不是有本事,又有家主看顾,还不知道日子过的多艰难呢。”

“谁说不是?世事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