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费雪方程与古典货币数量论

简而言之,货币数量论描述的是名义国民收入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古典货币理论的主流是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代表:

M·v=P·y

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经济的总体价格水平;y表示经济的总产出。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由社会制度和交易习惯等因素决定,因而是相对稳定和不变的。于是,费雪方程对应着十分简单的货币需求函数:

不过,一个问题是,货币流通速度真的是一个常数吗?

关于货币数量论有三点需要说明:

(1)货币数量论有古典货币数量论与现代货币数量论之分,费雪方程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代表,现代货币数量论我们将在本书的后续部分介绍。

(2)费雪方程并非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唯一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马歇尔、庇古等人的“现金余额数量论”。

(3)无论哪种形式的货币数量论,都认为名义国民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根本因素,其在本质上都认为货币需求是相对不重要的——有多少货币(供给),自然就会有多少需求。

流动性偏好

人们持有货币(流动性),显然要付出(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就是若将货币投资于无风险资产所能获得的收益——实际上也就是名义利率。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持有货币(流动性)?显然,这是因为如果不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也就是保有一定的流动性),人们就要付出成本。这种成本可以被简单地说成“不便”,但实际上,这种因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不便可以被进一步细化到若干方面(下一知识点介绍)。

对于货币本质的一个总结可以是:货币对于货币持有人来说的根本意义是提供了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为货币持有人的交易和投机提供了便利,却要以放弃一部分收益性为代价。

Keynes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认为人们持有货币(而非其他资产)的动机是“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在这一点上,Keynes继承了剑桥学派的传统。但是,Keynes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却得到与剑桥学派货币数量论完全不同的结论与含义——Keynes的货币理论不再认为货币之于经济只有名义上意义——其关键在于通过利率这一变量建立起了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货币需求

Keynes将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归结为三类:

(1)交易性货币需求。

(2)预防性货币需求。

(3)投机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Transactions Demand)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日常交易需要,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Keynes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尽管也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但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收入水平,因此有:

Transactions Demand=lTy

其中,dlT/dy>0。古典经济学对于货币的认识,大体上反映了人们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理解。

预防性货币需求(Precautionary Demand)是指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应付可能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而持有的货币。Keynes认为,与货币的交易性需求类似,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也是收入水平,因此有:

Precautionary Demand=lPy

其中,dlP/dy>0。Keynes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尽管强调了不确定性,但在本质上与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并无不同(预防性货币需求也可以称作“在考虑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交易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Speculative Demand)是指人们为了在将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持有的货币。为了便于澄清决定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因素,Keynes将包括货币在内的所有资产分为两类:(不生息的)货币m和生息资产b(这里的m就是投机性货币需求),并且假设资产总额mb给定——那么,什么决定了个人如何在两者之间的资产分配?通过简单的资产组合价值最大化分析,Keynes认为利率r是决定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和多少生息资产的关键因素:利率越高,人们因投机需求而持有的货币越少,反之亦反是。用函数表示就是:

Speculative Demand=lSr

其中,dlS/dr<0。这里的原因有两点。

(1)利率本身就是持有(不生息的)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利率越高,人们越不倾向于持有预备用于投机的货币(而是直接持有生息资产)。

(2)利率变化会影响生息资产的价格,进而影响人们对于未来投资回报的预期。具体地,利率越高,人们所持有的资产价格就越低——而Keynes认为,人们心中会有一个关于利率“安全水平”的预期值,从而对于生息资产也就一个“安全价格”的预期值,如果利率较高从而资产价格较低,人们就会预期利率将会下降而资产价格将会上升,从而应该投资于生息资产而不是继续持有投机性货币。

需要强调的是:Keynes货币需求理论的真正的创新之处,并不在交易性货币需求或者预防性货币需求,而在于投机性货币需求。Keynes对于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将利率引入对于货币需求和货币市场的分析,并进一步建立了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人们对于货币的总需求L,等于上述三种需求之和:

L=lTy)+lPy)+lSr)≡Lyr

这就是Keynes的货币需求函数,显然:

货币供给

严格说来,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数量是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系统和所有的货币需求者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发挥着中枢作用,在一些时候我们将货币供给过程简单地视为由中央银行决定。

但是,即使只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考虑,货币供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假设在某一时刻中央银行计划新发货币100亿美元,它如何操作?更详细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即货币创造过程,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介绍(尽管仍然是高度简化的),在这里我们不妨首先以美联储为例,简单浏览其资产负债表(表2-1),从中获得一些对于货币供给的了解。

表2-1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