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欺凌:让我们携手说NO
- 赵利民著 畅强绘
- 601字
- 2022-09-23 17:54:10
1 你身边发生过校园欺凌吗?


近几年来,令人揪心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老师、媒体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都会谈论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为了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北京市、广东省等也相继专门出台了保护性条例。

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家谈“虎”色变的同时,作为欺凌事件的当事者,却在刻意回避。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都不乐意谈起这些事件,就好像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
在几乎所有此类事件中,欺凌者们从来不认为,也不承认自己欺负过别人!如果有人问起,他们会辩解说这些仅仅是同学之间“闹着玩”的小事,为什么要大惊小怪,与老师和家长有什么关系?你们管得着吗?
2017年,发生在北京市中关村某小学的欺凌事件,曾经持续在网上发酵: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在互联网上发帖《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称男孩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辱骂后,长时间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男孩的妈妈称,孩子在学校长期受到同学欺凌,从三年级开始就经常被叫侮辱性外号。
更为令人不解的是,此次事件发生后,不仅参与欺凌的同学认为这只是一个玩笑,就连当事方家长竟然也觉得此事“就是孩子淘气”“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
这件事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绝不仅仅是男孩受到了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害,更体现了社会、老师、家长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