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晚会选歌
-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 闲不住的老鱼
- 2207字
- 2025-05-04 12:27:26
国庆假期结束,校园里又恢复了紧张忙碌的求学生涯。
十年经历,新生们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唯独周秉昆是个例外。
作曲班的同学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学业,周秉昆却很少参与。除了按时上课,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爱好上。
自从来到燕京,他就迷上了收集古董。
周秉昆不仅自己一有空就去逛地摊淘宝,还雇了钱卫国和他的小弟们帮忙收集。
短短几个月,他的书房里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
这天,周秉昆正捧着一个二十多厘米高的青瓷小壶仔细端详。这小壶通体呈四瓣瓜棱形,釉色温润,造型圆润。
“卫国,这壶口虽然有点破损,但旁边的裂纹不像是做旧的,应该真是个老物件。”
最近周秉昆恶补了不少古玩知识,可这行当水太深了。瓷器、书画、家具...每样都有讲究。
他心里清楚,买十件能有一件是真的就不错了。
钱卫国刚从乡下收东西回来,其实他也不太懂行。但周秉昆交代过,只要看着像老物件、价钱合适就买,打眼了也没关系,全部报销。要是真收到好东西,还有额外奖励。这下可把钱卫国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带着两个小弟整天往燕京周边的乡下跑。
“哥,卖壶那人说他们家原本住在城里,后来为了躲事才搬去乡下的。他说这壶叫...”钱卫国挠着头回忆。
旁边的小弟吴刚赶紧接话:“他说这是唐代浙江德清窑的瓜棱执壶。”
吴刚今年才十七,瘦高个儿,大眼睛。家里兄弟姐妹多,就剩他和妹妹在城里,整天跟着钱卫国瞎混。
“对对对,瓜棱壶!这名字太拗口了。”
钱卫国一拍大腿,“他一说是唐朝的,我都不太信。唐朝离现在多少年了,这壶要放我家早碎成渣了。他要一百,我随口还价五十,没想到他立马答应了。我本来没想买,可话都说出口了,又觉得五十块钱也不多,就买下来了。”
周秉昆听得直乐:“这壶买得值,我看像真的。”
他把瓜棱壶小心地摆在架子上,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钱,数了十几张递给钱卫国。
钱卫国一数,连忙说:“哥,给多了。”
“没多,除了壶钱,还有这个壶和前两天那个宣统大铜钱的奖金。”周秉昆解释道。
钱卫国有点不好意思:“哥,那个铜钱我才花了二十。你这每看中一件就给二十奖金,还给工资...这钱我不能要。”
周秉昆拍拍他肩膀:“给你就拿着。手里没点钱,怎么带小弟?把事情办好就行。”
钱卫国不再推辞,感激地点点头。转身给了吴刚一个脑瓜崩:“听见没?好好跟着周哥干,以后有的是好日子过。”
吴刚赶紧站起来给周秉昆鞠躬:“周哥,以后你和卫国哥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自从跟了周秉昆,吴刚觉得腰杆都直了。现在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干的还是正经事,连他老娘看他的眼神都和善多了。这年头,谁不想有个正经活计呢?
周秉昆沉迷古董玩物丧志,学习上中规中矩,在老师眼中属于不活跃但安分守己的那种学生,而郑娟在声乐班的表现和周秉昆可谓大相径庭。
她虽然在歌舞团呆过一段时间,跟着邱少宁也学了一点乐理知识,但她一直没有系统的学过声乐的基础知识,比如气息、发声、咬字、表情等。
郑娟虽然看似文静柔弱,但骨子里有一种执拗。课堂下她经常找老师请教问题,对于和同学们的交流,也从不拒绝。回到家后也一直在坚持练习发声吐字,可谓是下了苦功。
转眼到了年末,音乐学院组织在校师生准备年底晚会。声乐、管弦、民乐都是晚会活动的主力,作曲班的学生也不甘示弱,有个人才艺的,纷纷报名。
晚上,郑娟坐在饭桌前,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戳着碗里的米饭,眼神飘忽不定。
周秉昆端着饭碗,偷偷瞄了她好几眼,心里直犯嘀咕。
“娟儿,今天的炒白菜不合胃口?”周秉昆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她碗里,“你平时不是最爱吃这个吗?”
“没有,挺好吃的。”
郑娟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完又低下头,把米饭拨来拨去,就是不见往嘴里送。
周平安正往嘴里扒饭,听到这里突然抬头,小脸上沾着几粒米饭,“婶婶,你是不是生病了?”
周秉昆放下碗筷,伸手摸了摸郑娟的额头,“不烫啊。到底怎么了?从学校回来就蔫了吧唧的。”
郑娟咬了咬下唇,眼眶突然有点发红,“我...我报名的独唱节目被取消了。”
“啊?为什么?”周秉昆瞪大眼睛,“你不是练了好久了吗?上次我听你在院子里练,唱得挺好的呀!”
“老师说...说我们班独唱名额有限,要把一个名额让给民乐班。”郑娟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决定把我的节目砍掉,让我去参加大合唱。”
周秉昆不屑一笑:“民乐班的哪有你们声乐班的唱的好?再说了,我不觉得你差啊,至少王娜肯定没你唱的好听。”
王娜和郑娟一样,都是声乐班的,她的嗓音音域宽广,低音浑厚有力,高音明亮激昂,在这一届音乐学院的新生里很是出名。
周平安立刻举手嚷嚷:“我也觉得婶婶唱的好听。”
郑娟被孩子的话逗得苦笑一下,揉了揉周平安的脑袋,“王娜唱得挺好的,这次老师就是选了她唱的《我们新一代》。”
事关自家媳妇,在这件事上,周秉昆必须坚定的表明立场:“这不欺负人吗?你天天练到嗓子都哑了,说砍就砍?”
“算了...”郑娟叹了口气。
周秉昆眼珠子转了转,突然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娟儿,我有个主意。”
“啥主意?”郑娟疑惑地看着他。
“我们作曲班这学期的作业不是要交一个曲子么...我已经写好了,就是专门按你的声线特点创作的!待会你试试看,我觉得肯定能把她们都比下去!”
郑娟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秉昆,你这么快就开始创作啦?你咋没跟我说过呢?”
周秉昆:“我这不是怕写不好丢人嘛。不过刘教授说我这首作业完成得不错,还让我考虑发展创作方向呢。”
“快给我看看!”郑娟饭也不吃了,起身就想拉着周秉昆就往里屋走。
“哎哎哎,着啥急!谱在老师那呢,待会吃完饭,我得重新给你写一份。我肚子还饿着呢,先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