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回家过年
- 重生诸天从光字片开始
- 闲不住的老鱼
- 2352字
- 2025-05-06 00:10:09
音乐学院的年度晚会结束后,郑娟唱的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下子火了。连带着她和周秉昆两口子也成了学院里的名人,大家都夸他们是模范夫妻。
忙乎完学校的年末活动,时间从建国二十九年跨入了三十年,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周秉昆跟大哥周秉义、姐姐周蓉商量好,腊月二十五一起回吉春老家过年。
李素华早就在家盼着了。上次周志刚回来时说好了,这次过年回来就不走了,六十岁该退休享清福了。
郑娟也急着回去。弟弟光明来信说,等年底他们回去了,他就和小兰领证结婚,就等着姐姐一家回来吃团圆饭呢。
郝冬梅更是归心似箭。经历过和父母分离的那些年,现在自己也当妈了,更懂得想念父母的滋味,就想着能回去多陪陪二老。
腊月二十五这天,一大家子人在周秉昆的四合院集合,大包小包的行李堆了一地。
钱卫国早就把三轮车准备好了,就等着送他们去火车站。
托付钱卫国帮忙照看房子后,周秉昆一家终于坐上了回吉春的火车。
腊月二十八,郑光明和马小兰的喜酒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
两家人加上几个要好的朋友,马师傅让另一个徒弟掌勺,整整摆了三桌。
酒席上,马师傅老两口笑得合不拢嘴,闺女嫁给了知根知底的徒弟,这婚事再满意不过了。
敬酒时,郑光明带着新媳妇给姐夫姐姐敬酒。
周秉昆拍拍他的肩膀:“光明啊,我可是看着你从小长大的。现在成家了,就是大人了。记住,不管什么时候,我跟你姐都是你的后盾。有啥困难尽管开口,跟姐夫不用客气。”
郑光明心里一阵发热。
要不是当年周秉昆偷偷带他去治眼睛,他现在可能还是个瞎子。这份恩情,还有这些年周家对他们姐弟的照顾,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姐夫,我记住了。”郑光明声音有点哽咽。
郑娟赶紧打圆场:“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干啥。小兰啊,以后光明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来找姐,姐给你撑腰。”
马小兰知道他们姐弟感情深,笑着说:“姐,我记下啦。”
周秉昆又补充道:“等过两年燕京形势好些,你就带着小兰过来。姐夫给你安排个好工作,咱们一家人在一起,省得你姐老惦记你。”
光明连连点头。
酒席上其乐融融,大家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大年三十这天,周家小洋楼里热热闹闹挤满了人。
厨房里,周秉昆正忙着炒菜,郑娟在旁边打下手。周秉义两口子坐在客厅包饺子,李素华看着小孙女,周平安抱着叔叔给买的铁皮机器人玩得正欢。
本该是欢天喜地的场景,可大人们都闷不吭声。
原来中午收到周志刚的电报,说今年不回来过年了,还得再干两年。
这简短的一句话把李素华的心气儿给打没了。老太太一不高兴,全家人都跟着提不起劲儿。
周秉义劝道:“妈,等过了初五邮局开门,我就给爸写信问问咋回事,您别着急。”
李素华气呼呼地说:“在他心里头,工作永远排第一。要我说,干脆写信告诉他别回来了!”
郝冬梅赶紧打圆场:“妈,您消消气,爸肯定是有难处。”
老太太长叹一声,看着满屋子跑的孙子孙女说:“俩孩子都这么大了,见过爷爷几回?现在家里又不缺他挣得那一点,他这么拼图啥呢?”
周秉义解释道:“您又不是不知道,爸是八级瓦工,在单位可是顶梁柱...”
“单位离了他不行,这个家就离得开他了?”李素华一句话把大儿子噎住了。
屋里气氛更僵了。
郑娟把客厅的情况跟周秉昆说了,周秉昆端着菜进来后,立马给平安使了个眼色。
小家伙立马会意,拉着妹妹缠着奶奶要红包。这一闹腾,总算让老太太暂时忘了烦心事。
郝冬梅看着儿子这么机灵,偷偷跟周秉义咬耳朵:“你儿子可比你会来事儿。”
周秉义一脸纳闷,心里直嘀咕:这孩子到底随谁呢?
初三那天,周秉昆把邱少宁、肖国庆和孙赶超几个哥们儿叫到家里吃饭。
这帮兄弟现在在化肥厂都做得不错,一个个精气神十足。
邱少宁早不是当年那个邋遢样儿了,现在头发染得乌黑,西装笔挺,活脱脱一个成功人士。肖国庆当上了后勤部主管,孙赶超是厂里的安全总监,俩人都发福了,看着挺稳重。
酒桌上,周秉昆借着酒劲儿提醒:“现在都当领导了,可得把持住自己,千万别干那些违规的事儿。要不以后兄弟都没得做。”
要说这几个兄弟,肖国庆直性子但最有主见,谁对他好心里门儿清。就算别人再怎么撺掇,只要是对周秉昆不利的事,他绝对不干。反倒是他老婆吴倩,仗着肖国庆的身份,还有和周秉昆的关系,经常跑厂里作妖。
这次回来他去厂里转了一圈,听到些风言风语。今天饭桌上,他也发现吴倩说起事来,总有那么一份显摆,让人听了不舒服。
孙赶超两口子里,于虹性子稳,但赶超这人有点滑头,周秉昆反倒最担心他。
有些话老邱不方便直说,他就借着这次聚会把话挑明了。这话明着是说给哥们儿听的,其实也是说给吴倩和于虹听的。
毕竟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有些话早说明白,比将来后悔要好。
初四那天,周秉昆带着老婆孩子去给曲秀贞和马守常拜年,把老两口高兴坏了,他们儿子常年不回家,早就把周秉昆一家当自己孩子看待。在曲书记家吃了午饭,又聊了大半天才走。
初五,金月姬请周家人去家里吃饭。
在李素华看来,虽然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可到底是个普通老百姓。
一进亲家那高门大院,老太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说话也小心翼翼的,浑身不自在。
金月姬多精明的人啊,一眼就看出来李素华拘束。她特意拉着李素华聊些家长里短,说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还一个劲儿夸李素华。
“亲家母啊,你把孩子们教育得真好。秉义和冬梅感情这么好,平安又这么懂事,都是你的功劳。”
简单几句话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说得李素华心里美滋滋的,总算放松了些。
男人们那边,郝父跟周家两兄弟聊天。
周秉义在老丈人面前还是放不开,毕竟郝父还是北省的第一高官,他说话始终都小心翼翼的。
倒是周秉昆没有那么拘束,他跟郝父聊得挺热乎,天南海北啥都聊,令周秉义羡慕。
过了初五,该走动的亲朋都走完了,在家歇了两天,初八就要回燕京了。
临走前,李素华又去光字片转了一圈。看着熟悉的老房子、老街坊,老太太眼圈都红了。
周秉昆看在眼里,心里盘算着:等回去后,一定多陪陪母亲,要么就带她多出去走走,省得老太太老在家想东想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