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汝南许伯雅四

  • 修魏
  • 淮东乡民
  • 3301字
  • 2023-11-23 10:55:46

“袁氏兄弟四世三公之后,名声响彻士林。只是在我看来袁公路不及袁绍多已,当今天下实力最强者就是袁绍。”

面对曹昂略显场面话的表述,许济不以为意说到:“袁公路此人据南阳豫州扬州,天下富庶之地,却丝毫不懂得的建设,人口减损民怨沸腾实在是谈不上豪杰。至于袁绍,虽然其势力不小,冀州更是天下繁荣所在,但是袁绍手下已经出现党争倾向,河北派系与颍川派系、南阳派系互相倾扎,你提这个建议,对方就提另一个建议。长此以往不是人主能控制得了的。所以即便袁绍此时雄才大略,但是以后必定是昏聩不已。”

许济言之凿凿,就好像看过一样。曹昂震惊了,天下竟然有人能断言七八年后的事,这个许济真是厉害。于是曹昂收敛心神,继续说道:先生所言有些道理。

只见许济轻轻一笑继续问道:“那么将军以为刘虞,刘繇,刘岱,刘表,刘焉这五位汉室宗亲如何?”

曹昂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他感觉此人十分聪慧,难以驾驭。不过白起说过高明的将领不会跟着对方的节奏来,而是让对方跟着自己的节奏。所以曹昂要掌握主动权,他明白这不仅是对许济的面试,也是许济对自己的面试。干!天下名士都是这样吗?不过我曹昂不是无知小儿,可不会被你拿捏。

曹昂于是稳住心神,斟酌着说道:“刘虞仁义但是没有军事才能,必定会被公孙瓒所害。刘繇虽然是扬州刺史但是手下无兵无将,又没有仁德散播于扬州,只怕比不过袁术。

刘岱此时虽是兖州之主,但是兖州四分五裂,其中势力纷杂。并且兖州又是四战之地刘岱不可能守得住。

刘表、刘焉此二人虽名满天下,但不过过就是一个守成之主罢了,指望他们开疆拓土不过是痴人说梦。”曹昂的回答都是依照自己的判断结合历史上的结果回答的。

历史上刘虞死在了公孙瓒手上,刘岱死在了青州黄巾手上,刘繇死在了孙策手上,刘焉刘表最后都是失掉了自己的土地,为他人做嫁衣。所以曹昂的回答。可以说是剧透了。

许济听到曹昂的论断,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回答的水准可比刚才强多了,看来曹昂刚刚是在藏拙罢了,现在看来曹昂的眼光手段不比自己差。许济告诫自己不能再把对方当作小儿看了,嗯,就当成小老板吧。

“将军,如今天下的英雄也就那么多了,试问将军天下的英雄尚且如此那么汉室还能够中兴嘛?”

“将军或许说关中的王司徒已经除掉董卓,可以依照济的判断,王允不过就是一个无知无能之辈罢了。不出数月必会传来关中再次大乱的消息。”许济的声音很高亢,也很坚决。

随即许济又问:“将军之父曹公,你又是怎么看呢?”

“子不言父过,即便有千般不好那也不是做儿子能说的,先生想说什么就说吧。”曹昂寒声说到,仿佛许济但凡说一个不好,都要把对方处斩一般。

许济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当年我叔父许子将评价曹公时候,说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依我看还不足以说明曹公雄才大略与赤子之心。这话必须得这么说:曹公必是变乱为治的能臣,改朝换代的枭雄。”

“先生如此说法简直是置我父与不忠不孝境地,我父亲一心想要匡扶汉室,前不久还说要做征西将军。难道先生认为我父会取代这四百年的大汉不成?”曹昂觉得燕国的地图完全展开了,就看这匕首如何了。

谁料许济哈哈一笑,表示:“如今之事还不妨作结论,都说时势造英雄,以后天下的事怎么能现在确定呢,曹东郡是做王莽还是做霍光,都交给以后去看吧,倒是将军你想怎么做怎么看呢?”

面对许济不接话茬,曹昂也只能无奈表示:“因时而动。”这可不是曹昂在瞎说或者在敷衍,而是曹昂的真实想法,毕竟如果自己不能够帮助老曹取得天下,也就只能委屈老曹一辈子做汉臣了。

许济默默的咀嚼这四个字,不由得哈哈一笑,“将军真性情,这四个字说了好似没说,没目标却又道尽了目标。昔日曹东郡荥阳血战打光了部曲只有自己逃了回来,已经算是为大汉尽忠了。从此以后将军父子皆因时而动,应时而动!

仆许济许伯雅拜见将军,只愿将军能记住今天的问答,若是能够一统四海让天下的豪杰束手,让天下的百姓太平,许济愿做将军的从龙功臣。如果时事不允,也请将军不忘初心,济与将军共赴难关。”

曹昂听的此言,也是哈哈大笑,表示伯雅不必施此大礼,你我二人年岁相近就以兄弟相待,也愿以后咱们君臣相得。

曹家未来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曹昂知道自己若果能活到五十,六十,乃至七十。只要一天没死就应该顺时而动,一点点巩固曹家基业,正如自己说的那样现在就是英雄用武之时,要不惧苦难艰险,挣出个光明未来。更何况建安十三年以前天时在我,曹操就是那个天选之人。

许济看到曹昂露骨的表示君臣二字,笑着表示将军终于对伯雅说实话了,你内心还是想要改朝换代的不是吗。曹昂此时也是实话说了表示自己虽然很想建立曹家天下,但是大汉四百年的老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变得。现在天下心系大汉的人还是有不少的,所以时机没成熟之前还是不要妄言改朝换代。

确实是这样,即便这魏家天下是曹家一点点打拼下来的,即便汉室衰微,献帝被各路诸侯欺侮。但是四百年的时间二十几代人的基业,不是那么好取代的,反乱会随着时间推移,曹操地位越高会越来越多的发生。直到曹家与汉家只活一个下来。

说完这些曹昂问道:不知道伯雅为何愿意入我幕府而不是去投奔我父亲?

许济笑着说道:本来我已经得了荀文若公的书信,来到这东郡是想要面见曹公,不过见到将军的军队竟然在招揽教书先生,一打听才知道将军想要教导军士们识字读书,所以许济一时好奇便参加了招聘。

虽然如此,许济还是存了私心的,一来文若先生虽然举荐不才,但是毕竟自己还是年轻。孤身一人来到曹公面前未必会得到重用,所以嘛就来到军中先当一个教书先生,教好了军士们知识,自然在将军这块里有了名声。到时候有了将军你的举荐再加上文若先生的书信,济才能在曹公这里扎下根来。

本来一切都是按照济的设想走,只是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许济说到这里,目不转睛的盯着曹昂看了起来。曹昂被许济盯得发毛,不由地说道:不知先生说的意外可是昂?

许济笑着说道:“不错,这变数就是将军。只不过这变数究竟为何,济实在不知道。也不知究竟是济学艺不精还是学有差错,总之这变数让济苦恼了许久,于是决定留下来观察将军,乃至今日将军考察济时,济也愿意投效将军。”

“还请伯雅如实告知。”曹昂心里有些虚,不知道自己究竟发生什么,竟然让如此大才为自己苦恼。

“说来惭愧,我许家自有一套识人用人之术,这也是我叔父许子将敢于举办月旦评,并且言之中的的凭借所在。或许将军认为子不言怪力乱神,但是这毕竟是济的家学。”许济顿了一顿,望着曹昂缓缓说道。

“之前许济来军中教学,曾经远远的望到将军面容,不由得惊异。原因无他,只是公子面容本是早夭之状,并且还是死于横祸。可是这段时日再看公子却是福寿绵延,并有天子气散发,只是这命数还不稳定。所以许济不能确定,一度认为自己所学有差错,可是今日看公子神华内敛,福寿绵延之象已是稳固,天子气浓郁。

当然这玄学之术不足为信,真正打动许济的还是与将军的交谈,将军有野心却能够收放自如,有仁德却并不迂腐,虽然就目前来说投奔曹东郡乃是上上之选,但是能与将军结下善缘确是济的机缘。”

曹昂听后,不由得失笑。这个许济莫非还是个半仙不成,听他说的好似还真应证了原主几年后的命运。死在张绣的乱军之中可不就是早夭之象,死于横祸嘛。不过他说自己现在已是福寿绵延之象,也罢也罢,不去想它。寿数自有天定,人力哪能测算出来?

自己既然决定逆天而行,就没有必要担忧这些玄学术数。一辈子得天时相助的曹操,还不是在赤壁之战遇到了瘟疫,遇到了冬季的反常东风?苦熬了半辈子的刘皇叔,好不容易幡然翱翔,似乎汉家气运不衰,还不是昙花一现,名将关羽被害,自己丧命白帝城?

后世有一句话,时来天地同协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曹昂这辈子要做的哪一件事不是逆天而行?

让天下一统,难道不是逆天而行?

让曹氏后辈不再早折,难道不是逆天而行?

压制世家大族,使其分权于寒门,难道不是逆天而行?

让自己度过建安三年的死劫,难道不是逆天而行?

使原历史上八王之乱,永嘉南渡这些让万民受苦的人祸不再发生,难道不是逆天而行?

等等等等,这辈子要做的太多了,那么多次逆天而行,真的能指望天时一直在自己身上?那与守株待兔的那个猎人有什么两样?

所以曹昂确定下自己的目标后,就把人生看作一场赌局,自己带着命上了赌桌,那就不管什么杂七杂八的事,自己认为对的就埋头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