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酬谢

  • 修魏
  • 淮东乡民
  • 3081字
  • 2023-12-12 10:05:01

刘都伯还是决定回援,这当然不是关心船队的安慰,毕竟船只的速度以及防御都比人要好多了,他们看到自己的狼烟必定会立即就走,徐州军绝对不可能追得上,他回来其实还是要找张闿报仇的。毕竟昨晚受他所赐,两个身披双甲的士兵被活活烧死了,虽然刘军表示要抚养他的家人,但是吃了那么大的亏这是刘俊绝不容忍的。

于是刘俊带着上百人的队伍来了。当然队列要排好,甲胄也不能脱,所以这支队伍走得很慢。这是不光是为了保持队形还要保持体力,队形散了面对骑兵冲击是不堪一击的,体力消耗过多,面对骑兵的冲击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所以从点起狼烟到来到河边渡口,刘都伯等人足足花了两三个时辰,当然里面还有检查张闿留下的那座空营帐的时间。

就在刘都伯缓步走到渡口附近的时候,远远的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是自己十倍的人数,这不由得让刘都伯大吃一惊,敌人怎么多出来这么多?就算我等兵甲齐全也绝对无可能打得过十倍之敌吧。

刘都伯硬着头皮,迅速下达命令:双甲兵在前,单甲兵在后弩机准备好,一旦敌人冲阵二十步为界,二十步以外用弩机射,二十步以内列枪准备迎敌。

而另一方应将军也观察到有一支百人上下的队伍缓步靠前,杀气腾腾。应将军不由地咽了一口唾沫,不由得暗叹:“族叔啊族叔(应劭)我本来就是一个资质才能平庸的人,你干嘛非得派我来干这个活?”

当然这都是心理活动,他表面上还是沉得住气的,沉声下令准备接敌。当然这位应将军虽然资质差了点,但是学识还是知道点的。他命令泰山郡兵列阵等待对方过来,毕竟这距离还有接近一里地,让对方走过来有利于消耗对方的体力,毕竟看着都是披甲兵,打起来肯定难打。

可是刘俊也不傻,他也停了,看了看四周,找了块稍微有点避阴的地方,我也不主动出击,等着你过来打我。

使者看了看双方都是稳如老狗,不由得心急,于是对着应将军说道:“将军,不如我带几个人上前查看,或许这些人是我家袁将军麾下的甲士。”

是的,袁将军,这使者按照陈圭的计策去骗去忽悠,把自己伪装成依靠袁绍做买卖的商人,成功引起应劭的重视,使者絮絮叨叨的话中应劭听的仔细,于是决定派出自家不成器的后辈领兵去解救这只商队。

这是有原因的,毕竟在使者的话中是一支小股的徐州军见财起意想要占为己有,应劭同志迅速的抓住了重点,小股敌人,袁绍商队。小股敌人就代表着不强。袁绍商队,就代表着自己应该重视应该表达善意。

这么一综合,作为自己族人的应将军,就再合适不过了。否则派其他人来不是也行?毕竟泰山郡能打的将军还是有的,后世后面在曹操手里战无不胜的青州军,在还属于流民名武装的时候就被应劭的泰山郡兵暴捶过。

应将军本身指挥能力就不强,一看使者自告奋勇,应将军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能不打就不打,打起来真不知道输赢怎么样。自己这边虽然有上千人,但是没有披铁甲的。因为出来的急又要赶路,所以只穿了轻便的皮甲。

使者带了几个人缓步走上前去,离的近了,就大喊我是张茂是刘都伯吗?

刘俊一听,竟然是商队的使者,不由得大喜,连忙跑出阵列把使者抱住:“太好了,你竟然真的把泰山援军给搬来了。”

使者迅速冷静下来,问道:“咱们护卫还剩下多少人?船队是已经安全出发了吗?”

刘都伯也是把喜悦之情收敛一下说到:“这边没有船舶,就说明他们已经走了,绝对安全。毕竟我们这些弟兄顶着徐州军进攻打了两三天,留下一百三十人阻击,现在只剩下九十八人,仗打得很惨烈,这只徐州军绝对是陶谦部曲中的主力。”随即刘都伯咧嘴一笑,说到:“不过他们也没讨着好,他们至少战死了五十人,受伤的不知多少。”

使者不由得感动,说到:“你可真是一条汉子,我回去就举荐你的功劳,这次若是没有你咱们就全完了。”

······;

使者回到泰山郡兵中说到:“太好了,他们是我家袁将军的部曲,这次很是感谢将军你伸出援手。”

应将军看着远处这杀气腾腾的百人队伍不由得感叹:“袁冀州不愧是海内英雄,手下护卫商队的部曲都如此彪悍。”说罢,目光灼灼的看着这近万斛粮食,舔了舔嘴唇,想说些什么,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

使者看到他的目光如何不知道他的意思,转念一想,不若就送给这些泰山郡兵,也算是酬劳了吧。

使者开口说道:“将军救援我等实在是海内高义,咱们两家也算交好,不如这万斛粮食就送给将军你吧。”

应将军还打算推辞一番,可是使者表示你不收是不是看不起小弟?更何况你们前来救援是义举,得到我这万斛粮食是得利,如此义利双收的事就是孔夫子在世也得称赞一句。这话直接把应将军说的飘飘然,表示感谢,便让手下的将士接受粮食。

应将军想要这些粮食也不能怪她,他一个将军自然不愁吃喝,但是手下的将士们愁啊,汉末天下兵祸连结,天灾不断,军阀只知杀人而不知建设,底下的人民自然无法自主恢复生产。直到我大魏文皇帝,明皇帝在时北方经济才得以恢复,有了压到南方经济的优势,这当然是后话了。

正因为这样泰山郡也没有多少粮食储存,军队也时不时的抄掠百姓补充军需物资。所以万斛军粮何其珍贵,省着点吃足够四五千军队应付半年之久的,这等于是给自己的领地稳定度加点了呀。

泰山郡兵们拉着粮食走了,刘都伯和使者也看了看地图,决定选择一条小路回东郡,毕竟黄巾军在兖州边界徘徊,大有冲进兖州的趋势,自己这些人可不能撞上他们。若是真撞上了就是项王再世也没法打得过啊。

两只兵马分头离开,但是却有一支兵马快速向这里行进,原来这就是张闿请来的援兵。张闿的部下快马加鞭又是一人双马,一日一夜行进数百里奔到东海,找到将军曹豹。

曹豹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大惊失色,不由得感叹到竟然真的被糜竺料中了,于是抓紧行文琅琊郡派遣军兵救援,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又从徐州抽调上千丹阳精兵北上。手下的幕僚说到:“将军现在还是赶紧向陶使君汇报情况吧。”

曹豹挥了挥手说到:“不急,若是还能追到物资,将物资带回并把贼人诛杀首级带回再一起向陶使君回报吧。”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陶使君年纪大了,若是知道这事气的晕厥怎么办?一命呜呼了怎么办?

幕僚听到曹豹的话也是知道曹豹心意已定不可能再更改,于是不再劝。其实幕僚一直有话没说,在他心里这物资多半是追不回来了,但是他只是一个幕僚,在别人手底打工,连个谋士都算不上,那他费那老鼻子劲干嘛?说话点到为止就好了。

徐州军将来到张闿与刘都伯对峙的山隘前,不由得震惊,他也是一位宿将能够从战场的痕迹判断出战事的激烈程度,他捡起地上的一块甲片,脑海中他身处战场上仿佛能看到箭雨如注,双方都拼了死力的厮杀,还有火攻,以及短兵相接。总之他身临其境能够感到双方的冲天杀气,无法想象几百人的战斗会打的这么激烈。

本来他在来之前还在嘲笑张闿,这厮带着两百多精锐甲士还是骑兵连个商队护卫都打不过,该不会是他心疼自己的嫡系部队,不肯下死力打吧。可是现在他嘲笑不出来了。因为换他上来大概也就只能打成这样。

两三千徐州兵逐渐汇集,领头的军将让士兵清理路障,他则四处观察,他很奇怪怎么只见厮杀的痕迹不见双方的士兵?张闿被消灭了?这不可能,他是骑兵,打不过还跑不过?那就是他消灭敌人了?也不对,他要是有这么个能力,还求援干嘛,直接自己领了功劳该多好。

士兵们看到路边有一处开挖过的痕迹,于是挖开土层一看,竟然是数十具徐州军的尸骸。军将看到这一幕有些恍然大悟,八成张闿这厮跑了,要不然这只商队怎么可能从容不迫的掩埋尸骨?

现在他估计肯定是追不上敌人了,但是他还是带着人越过山隘侦察一番,前进的路上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靠近河边,发现了一段凌乱的车辙印和繁杂的脚步痕迹,军将跟着走了几里说到:“这条路是通向泰山郡的,看来这伙商队是来自兖州,八成是应劭这贼斯!”

恐怕使者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时好心竟然让应劭成了背锅侠,替自己和曹使君找了个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