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我村子里有

  • 修魏
  • 淮东乡民
  • 2666字
  • 2024-01-08 10:05:07

曹昂默默的念着,九千具耕犁,也就意味着至少九千户百姓能得到实惠,但是整个东郡的流民可不少啊。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汉无处没有流民。

历史上说于毒、白饶、眭固则好几个黑山军纵横东郡的时候手下有十数万人,啊这,当然是史书的夸张,其本部精锐不过是之前提到的几千人罢了。但是这十数万人哪里来的?当然是被裹挟的流民啊,取个整也得有十万人,如果这段时间再饿死一部分人,也不会低于七八万,接近两万户。

九千具耕犁确实不够用。

曹昂皱着眉头说:“伯雅,不够啊,九千具远远不够,至少得两万具。”

许济也是无奈的苦笑:“公子,锅就那么大,就是想再多下米也不行啊。”

“除非你还能再变出二十万钱,否则招不来工匠,买不到木材根本不可能造出足够两万户人家使用的耕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诸葛亮在这也不行,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完全是罗老爷子美化诸葛亮做的幻想罢了,从技术上根本不行。

徐生这时候说道:“你们做工管饭吗?”

曹昂随意回答道:“自然是管的,标准你得问伯雅。”

许济笑了一下,说到:“按照二十万钱标准,每个人花费大约在一千六百文五铢钱不等,按照我之前说的标准来办,有的人最终可以得到两千文,有的人可能只有一千出头。这里面自然是包含了餐费,每个人一个月都至少有一石粮食,还有数量不等的酱菜,青菜,少许肉脯等物。”

这里做一个设定,汉代一石粮食大概折合现代三十公斤也有说一百二十斤的,一斛粮食有说三十公斤也有说一百二十斤,这里统一和后世想法接轨一斛等于一石一百二十斤。

徐生憨憨地笑道:“那就好,我可以为公子召集我们村子里的工匠,他们全都是有好几年木工手艺的匠人,绝对可以胜任做这个曲辕犁。”

曹昂随意的笑笑,没放在心上,一个村子会木匠的能有多少?二三十封顶了。

但是许济注意到了徐生的欲言又止,于是直指问题核心,问道:“你可以带来多少人?”

徐生恐怕算术不是很好,想了半天说到:“整个村子老少爷们里会木匠的我能拉来接近两百个,若是走访临近几个关系好的村子,三百人不是问题。”

曹昂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是不知道,但是许济可要开心坏了,这一下子人手问题就解决了,难度降低了一大半。

徐生连忙说道:“将军,还有这位先生,我当然可以把人拉来,但是你们可得管饭。”

“没问题···”许济迫不及待地回答道,徐生在他的眼里不再是一个憨憨的木工,而是一个行走的金子。

“还有还有,工钱可以拖欠,但是不能不给,也不能随便凑合,我们只收五铢钱。”

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三百人的队伍,这加上伙食费、人工费、材料费恐怕得至少七十万钱。许济看了看曹昂,这位曹家大公子正是囊中羞涩的时候,七十万钱能拿得出来吗?

许济心里打一个问号,但是他任然面不改色说到:“放心,做完活钱就发下去。”至于钱怎么来,就得看曹家大公子的的本事了,我一个白给的谋士也没有什么家业。

但是许济的话显然没有曹昂说的有力气,徐生憨憨地看向曹昂,那眼神多么纯真,多么富有期待。

曹昂这时候也缓过劲来说到:“区区七十万钱,我曹昂如何拿不出来?你要知道我是曹家大公子,整个东郡都是我曹家的,一个郡还拿不出七十万钱?”

或许在曹昂的整个人生中,只有此时此刻说的话最像一个纨绔子弟,泪目了,我曹昂一个官四代,竟然连一个纨绔子弟都装不像。

可是徐生人是单纯了些,但是又不傻,你们两人算了半天不就是因为钱的事?徐生不信任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曹昂的内心,既然搬老子不行,那就把自家的老头子搬出来。

于是曹昂说道:“你可知道我爷爷是谁?我曾祖父是谁?”

徐生摇着萌萌哒的大眼睛,表示不知道,开玩笑我一个大字不识的木匠,知道你们这些当官的有什么用。

曹昂咳了一声,示意许济你上。

许济也是个极其配合的,于是说道:“曹将军家累世做官,曹将军的祖父可是当朝太尉,曾祖那是权倾天下,深受六代皇帝宠信的中常侍。家中很有钱,你明白吗?”

徐生点了点头,但是一脸的迷茫,中常侍是什么?太尉又是什么?很大的官吗?面对如此文盲,曹昂最终决定自爆一个自家的黑料,说到:“你放心的去将你家乡的木匠都找来,不过是几十万钱,你可知我祖父的太尉头衔怎么来的?是花了一亿钱买来的?知道一个亿多少吗?那是一百倍百万钱,所以相信我,我可以拿出来足够的工钱的。”

这时候徐生不再迷茫,因为他现在真的相信曹昂很有钱,一百倍百万钱啊!一百万钱就已经是村里的徐地主家两三倍的资财。其实此刻曹昂心里妈卖批,老子有个得儿的钱,活了两世还是穷鬼一个。

说通了徐生,曹昂也是很高兴地和他交谈起来:“徐生啊,你家乡是专门做木匠的吗?为何能拉出这么多人?”

徐生这时候也是叹了一口气,骂道:“这该死的世道,真是应了黄巾军的那句话苍天已死,否则怎么解释这天下的世道越来越乱?”

说实话曹昂觉得这时候应该散一根烟,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虽然他很年轻。很可惜这时代没有烟业。

徐生继续说道:“不怕将军你笑话,我老家就在东郡的东武阳徐家村,村子里多数人家都姓徐,我家是在村子里面世代做木匠的,过去太平时节,给乡民们做一些木工活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可是天下乱了,到处是乱兵,到处是匪寇,村子里面有点见识的老人告诉我等,乱世到了,耕地是没办法安心耕种了,当兵也不安全,不如都学门手艺,即便将来村子没了,大家四处逃生还能靠手艺混顿饱饭,将来天下太平了也可以靠着这门手艺赚点小钱,娶妻生子。

大家一开始都没当回事,可是后来村子周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流民,妇人们都不敢出去抛头露面,就是路边的一条野狗见到人眼珠子都发红,一看就是吃过人肉的。

徐地主联合每家每户在田间地头修建了坞堡,但是没有兵械的我们根本抵挡不住流民们冲进田地里偷吃的,即便那粟米麦子还没成熟。

于是大家都明白了老者们说的话是对的,于是都拜我父亲为师学手艺,天下再乱手艺人是不会饿死的,应为谁都要家具,房子等等。这些都得手艺人去做。”

“所以我们村子虽说只有两三百户人家,但是会木匠的却有接近二百人,遍观四处的村落都没有我们村子会木匠的人多,至于其他人有的加入徐地主的部曲替全村子看管并耕种粮田,有的学了些其他的手艺,我就不知道了。”

“只是很遗憾,这天底下同行太多也是一种苦恼,大家都抢着活干,僧多粥少大家操持木工活的人家不得不耕种的同时做点活聊以补充家用,但是即便如此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的。这该死的大汉朝廷,是非得人死完才消停不成?”

这时候憨厚的徐生,意识到话语的不妥,眼前的两个都是官方的人,至少在徐生这样淳朴的汉子眼里,曹操就是大汉的郡守,而不是一个称霸一方的军阀。这当然和曹操的执政路线有关,对于贪官污吏零容忍,所以虽然要养着两万的大军,对百姓剥削也算严重,但是至少官吏清廉,能做的不触发民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