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三生劫(19)

  • 撞妖记
  • 绾紫彤
  • 2148字
  • 2024-03-27 19:44:12

随着朱明玉的怒喝声,他手里的项链变成了粘人花的模样。那些枝叶见风就长,很快就形成一个“茧”将他包裹起来。

柳韩山见状,忙用赤红伞抵住了凌儿的后背:“你想要做什么?”

“放心吧,他不会有事儿的。”凌儿犹如失魂一般看着眼前那个大“茧”,嘴里念念叨叨:“很快,很快他就想起来!”

树茧里,粘人花的叶子遮住了他的眼睛,粘人花的树枝钻进了他的耳朵里,在极度的恐惧与痛苦中,他忆起了前世所经历的一切。

第一世,凌儿是公主,他是将军之子。皇帝为了控制自己的父亲,以给公主伴读的名义将他召进宫去。打从他进宫的那天起,他就知道他是一枚棋子,是皇帝用来制衡父亲的武器。他谨记母亲的吩咐,在宫里低头做人,哪怕面对着嚣张跋扈的公主,他也表现的异常宽容。

在旁人眼里,他是整个皇宫里最宠爱公主的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是多么厌恶这个娇纵无比的公主。

在他十六岁那年,公主跑到皇帝跟前撒娇,说要招他为驸马,皇帝表面上答应,私底下却将他叫去问话。他知道皇帝是在试探自己。若他说想,皇帝会认为他是刻意接近和讨好公主,是趋炎附势,另有居心。他若说不是,皇帝则会认为他是不好拿捏,极有可能与他的父亲一样,危及皇帝的宝座。

对于一个生性多疑的皇帝来说,你做与不做都是错,说与不说都能引起揣度和猜忌。他很清楚皇帝想要听到什么,于是跪在地上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微臣知道公主对待微臣有所不同,但那是因为公主没有见过别的人,不懂得分辨男女之情。微臣是皇上的臣子,是公主的贴身侍卫,若是皇上赐婚,微臣不敢抗旨。若是皇上问微臣自己的意思,微臣自问配不上公主。”

皇帝看着他好半天没有说话,最后手一挥让他离开了。

边关告急,他的父亲被敌军围困,皇帝问他可愿带兵前往,他二话不说就跪在了皇帝跟前。皇帝自龙椅上来,走到他跟前,压低声音说:“你若是死了,朕厚葬。你若是活着,就留在边关帮衬你的父亲。这天子脚下虽然富贵,但多是非,能不回来还是不回来吧。至于公主那边,你想办法去与公主交代,朕不希望看到一个哭哭啼啼,惹人心烦的女儿。”

他知道皇帝的意思,亲自找到公主,请她允许自己领军出征救父。公主虽然任性,却是真的喜欢他。加上太后娘娘与皇后在旁规劝,公主这才答应让他离开。

为救父亲,他连夜奔袭,赶到边关才知道,父亲遇险是被人设计。他历尽千辛万苦才把父亲从敌营中救出来,来不及喘口气,就被冠上了通敌的罪名。

父亲血战沙场几十年,他抗住了敌人明刀明枪,抗住了敌人的言行逼供与利益相诱,却没能抗住自己人射来的暗箭。他死里逃生,蛰伏在边关伺机报仇,却得到了公主即将与敌国和亲的消息。

按照两国邦交,公主会在边城停留几日,随后由敌国使团亲自来接,紧跟着入敌国,举办成婚大典。他利用这段时间,杀死了那些暗中谋害父亲的人,混迹在敌国的迎亲队伍中完美脱身。

他算好了一切,唯独没算到公主居然认出了他。

经过短暂的对话交流,他才知道,他和父亲的死,被编成了另外一个版本传到了公主耳朵里。公主以为他阵亡了,当在边城看到他时,她一度以为自己是眼花了,直到确认他就是那个让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时,她才下定决心,放下公主的身段要求他带自己离开。

他看着公主那张自以为是的脸,很直白地说出了她对她那个父皇的憎恨与厌恶。当公主一脸天真地问他为什么时,他告诉了公主他为何会进宫,告诉了公主这些年皇帝都是如何防范他们家,告诉公主他的爹娘都是怎么死的,告诉公主他这些年都受了多少委屈。

当公主用那种难以置信地表情看着他时,他陡生恶意,想要欺负公主。尽管最后是理智占了上风,可他的那些举动彻底摧垮了公主,以至于公主在他离开后选择了自刎。

公主的死并没有让他觉得开心,反而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过分,她是公主这件事她也改变不了。父亲的死,是皇帝的主意不是她的主意,他不该将这些事情全部怪在公主身上。

加之公主死后,皇帝借机发动战争,让他越发觉得皇家无情,公主可怜。当他听到消息,说敌国有意将公主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时,他懂了恻隐之心,单枪匹马冲进敌国将公主抢了回来。未免公主死后受辱,他将公主火化后送到了寺院,而他自己也在寺院出了家。

他的确以僧侣的身份游历过,但没有携带公主的骨灰,那些画卷上的东西,多半都是旁人添油加醋臆测出来的。

第二世,他的确是富家少爷,她也的确是药铺掌柜的女儿,但她是刻意接近他的。他原本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也是因为她的各种挑破离间才分开的。

举家搬迁到京城,既有为家族生意考虑的原因,也有想要刻意避开她的成分。水匪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被她雇佣的,她原是想要将他留下,哪知水匪不受控制,见利忘义,直接动了杀念。

她为他殉情是真的,但她守的是她的执念,并非二人之间的感情。所谓的死后被村民发现,携手而去什么的纯粹是故事。他与家人的尸首当即就被官府打捞上来了,就葬在他们家的祖坟里。

第三世,他也的确是北燕的二皇子诚誉,但他去羊城不是为了感情,而是为了一笔宝藏。当时九州混战,国与国之间更是征战不休,北燕地处偏僻,虽能安守一隅,却没什么大的发展,被他国吞并覆灭是迟早的事情。

身为北燕的二皇子,身为父皇最看重的儿子,他自然要为北燕筹谋算计。他去羊城是父皇授意的,教书先生的身份是刻意伪装的,目的是为了探查那笔宝藏。至于凌儿,她的身份也是假的,她是南蛮的郡主,潜伏在羊城的目的也是为了那笔宝藏。

他们互藏心思,彼此算计,却都没能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