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
- 洪蕾 邓莉主编
- 868字
- 2025-02-24 07:03:54
前言
“读中医经典,守正统文脉”,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活动的基本功。为了提高卫生工作者对中医经典理论把握的能力,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重庆市中医管理局的组织下,重庆中医药学院经典著作教学团队编写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全书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理论的学习大纲与三级掌握内容,便于大家学习。
本书涵盖了《黄帝内经》的《素问》81篇与《灵枢》81篇的主要条文,详述了《伤寒论》六经辨证与《金匮要略》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在温病学理论中列举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等季节性外感疾病与大头瘟、烂喉痧等流行性疾病。
上述四大经典的学习内容均在保持本门课的完整性与基本要点的基础上,分别列出一级、二级、三级条文(一级为掌握内容,二级为熟悉内容,三级为了解内容),同时对原文重点词句进行注释并列出传世警言,以加强读者的学习记忆。
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建的重庆中医进修学校,第一任校长鲁之俊,第二任校长冉雪峰,第三任校长胡光慈,教务处长任应秋,教师沈仲圭、吴棹仙等都是跻身全国中医药教育的中医名家,他们在校期间著述了全省第一批中医进修教材与大量中医药经典著作学习资料,如《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温病整理》《冉注伤寒论》《中国医学史略》《中医温病概要》,录入大学教材至今的“天麻钩藤饮”等,都是中医前辈们为守住中医药正统文脉的奉献,由此也奠定了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基础。
1959年受四川省卫生厅委托,学校面向重庆、江津、涪陵、万县、达县、遂宁、泸州举办《伤寒》《金匮》及针灸、本草师资培训班,335人参加培训;1980年受卫生部委托,学校举办《内经》《伤寒》《金匮》及温病一年制全国古典医著师资培训班,共6期,结业236人。当年任课该进修班的经典著作教师,至今仍坚守在经典教学一线讲台上,成为本书的主要工作者。七十年一晃而过,经典学习依然是我们守正统文脉的抓手与基础。
《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大纲与辅导指南》承蒙全国首届名中医王辉武先生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王伟校长审阅书稿,并撰写序言,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编委会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