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思危、思退、思变

三思而后行,居安思危,欲进思退,欲通思变。在安逸的氛围中,要有危机意识;在矛盾的局势内,要有退步的果断;在变化的大势下,要有变通思维。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注意不到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里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春秋年间,越王勾践在范蠡与文种的辅佐下击败吴国,成就霸业。之后范蠡及时思危,察觉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险;然后思退,毫不犹豫地离开官场;最后思变,弃官从商,成就一代“商圣”美名。而做事不三思的文种,最后落了个被逼自刎而死的下场。
人生长路漫漫不可知,没人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只有在面对诱惑与危机时,时刻三思,人生才能得安、得进、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