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偶遇同族
- 穿越三国,开局抓到刘备夫人
- 等风7
- 2054字
- 2024-12-21 22:23:52
正式被任命为河内郡都尉,在城里也多了许多特权。
走到哪里只需亮出身份便可畅行无阻。
就连薛洪见了他,都得恭敬的见礼口称裴都尉。
“太守有令,让在下陪同裴都尉熟悉一下城里的环境。”
“有劳薛长史了。”
在薛洪的陪同下跟太守府里的官吏打了个照面,之后便一起来到了武器库和粮仓。
张扬有言在先,裴元绍的兵马如果缺少粮草物资可以在城内随意补充。
除了养马场里的战马。
转了一大圈裴元绍发现这里的守兵比之前杨丑、缪尚所带之兵强悍的多。
原来自己一直对上的是河内郡的二流官兵。
真正的精锐部队都在张扬自己手中掌控着。
而且张扬还有五百并州骑兵,这才是他的最强武器。
平地作战骑兵为王,冲锋起来十个步卒都难挡一名骑兵。
而骑兵最强的还是机动性和速度。
裴元绍也曾想过弄个骑兵营,后来发现战马价值不菲,养一匹战马的费用更是相当于养七八个兵。
关键好的战马很难搞到,而普通骡马上了战场太容易受惊反而影响战力。
所以没有实力别玩马。
还有骑兵三件套,马蹄铁、马鞍、马镫。
裴元绍仔细研究过,这个时期只有单边马镫,简易马鞍,没有马蹄铁。
他对这三样东西的改良和制造早有腹议,将来真有了骑兵营他会第一时间装备上,战力绝对远超普通骑兵。
等耗走了西凉军,或许可以凭战功向张扬要上一些骑兵。
在此之前骑兵三件套不宜过早时显露,以免被人学去就会失去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冷兵器战争,任何新式武器的出现都是具有改变战斗结果的存在。
在粮仓和武器库转了一圈和两库的官员混了个脸熟,下次来调粮领装备也省的麻烦。
之后准备出城安排人马到合适的地方安营。
“薛某还有任务在身,就不送裴都尉出城了。”
“薛长史先忙,告辞。”
走出武库大门,看到对面粮仓那边有人正拿着一个包裹往一名校官手里硬塞。
公然贿赂,这是想托关系还是走后门啊。
裴元绍不打算管闲事,却见小校一把将东西扔还回去,还大声呵斥来人快些离开。
呵呵,这年轻人倒是正直。
忽然又听来人自报姓名,裴元绍一听竟是个熟人。
“我乃徐州莒县县令常礼,原本也住在这怀县城内,听闻薛长史在里面特来求见,还望通融。”
这是贿赂不成,想用身份压人。
而常礼求见薛洪,自然是想请他对付裴元绍。
其实就是徐州糜家想要借刀杀人。
还真是阴魂不散啊!
裴元绍冷笑了一声,早从董昭那里他就已知道了常礼和糜平此行目的。
当时夺了武德城后全城搜捕没见二人影子,原来是跑到怀县来了。
而薛洪之前一直跟着张扬在前线大营,这两日才回怀县城内,常礼知道后赶紧带着珠宝想要求见。
可去了几趟府里都没人,最后听府里的侍卫说来了粮仓这里,便拉着糜平跑到这里碰碰运气。
小校得知常礼竟然是徐州那边的县令,有些不敢得罪,可他职责所在却又能随便放人进去。
正当犹豫不决裴元绍从对面走了过来。
“这不是常掌柜吗,不对应该改口称呼常县令了吧。”
常礼闻言巨惊,转头一看竟然真是裴元绍。
上次在城外被他劫持,今日他怎敢于城里露面。
“他是裴元绍!就是他杀了杨丑将军,还请校尉快些拿人,徐州糜家必有重谢!”
常礼以为裴元绍孤身一人而这里又是怀县城内肯定插翅难逃。
心说暗自高兴今日还真是好运气,原本打算求见薛洪请他帮忙对付裴元绍。
没想到裴元绍自己跳了出来。
这下只要多使些银钱请小校帮忙拿人,一切就都解决了。
想到这里常礼赶紧暗示糜平多拿出一些珠宝来以此激励小校快些动手。
哪知那名小校官突然朝着裴元绍行起了军礼。
“拜见裴都尉。”
常礼和糜平当场大惊。
“怎么可能!”
“他成了河内郡都尉!”
二人正打算贿赂河内郡里的将校帮忙对付裴元绍,做梦也没想到裴元绍竟成了河内郡将校的上司。
“你刚才说要拿人,难道是指我吗?”
裴元绍怒视二人,“敢对我不敬,不怕死吗?”
旁边的小校官相当有眼力劲,当即就带着小兵要把常礼和糜平给绑了。
二人见状赶紧求饶样子狼狈不已。
可他们求错了人,裴元绍没说话小校官可不会停手。
“行了,不用绑了。”
这时常礼才反应过来,该求的是裴元绍。
“裴都尉饶命,放过我们吧……啊……”
裴元绍一刀割掉了常礼的耳朵,又一刀削去了糜平半个鼻子,之后随手把兵刃扔还给了小校。
“今日就饶你们不死,回去后转告糜家家主,糜贞是我的女人,若是还念着兄妹之情便不要再来骚扰与我,如若不然我裴泽早晚会去徐州找糜家的麻烦!”
“是,是,是,我等一定一字不差的带到!”
见二人早已吓破胆裴元绍懒得再理,只一挥手便让小兵放他们离开。
他已是河内郡都尉,手里兵马早就远胜当年卧牛山时的三百喽啰兵,何需再惧千里之外的糜家。
惩戒二人亮出实力,让糜家知难而退,省的以后麻烦。
“都尉大人还请留步。”
“你有何事。”
小校上前恭敬的作揖行礼。
裴元绍好奇的打量着他,举止斯文颇有教养,身上的气质倒是跟朝歌守将高柔有些相似。
想来出身应该不是普通百姓人家。
“小人斗胆,敢问都尉大人祖籍何地?”
“你为何有此一问?”
“回禀都尉大人,小人也姓裴,名叫裴野。”
“你是河东裴氏子弟?”
“只是东桓县旁支,并未入族谱。”
“哦……我和你一样。”
“大人也是东桓县人?”
“年少时就跟着背井离乡没啥印象了,不过先父经常提到东桓县,想来也是那里的裴氏旁支吧。”
“这么说小人跟都尉大人很可能是同姓近族。”
“天下无二裴,本就是一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