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康山村(2)

  • 致命缉凶
  • 黄粱
  • 2010字
  • 2025-03-23 20:20:52

见侯伟和宋佳人走进屋内,老爷子招了招手,“走吧,早饭准备好了,你们俩先去洗个脸。”

侯伟和宋佳人点头称是,走进了老族长指的那扇门,门后是个空房间,摆放有水盆和洗漱用具,地上放着一壶烧开的水。

回房间取来毛巾和牙刷后,侯伟把热水倒进水盆里,加入冰凉的井水调好温度,两人进行了洗漱。

洗漱干净后,两人来到昨天去过的那间位于2楼的大房间,陪老族长吃着还算丰盛的早餐。这里的习俗似乎是早上要吃好。

早起时提过一嘴的野山鸡,现在就吃到了,口感和家养鸡很不一样,稍微有些柴,但吃起来还可以,炖着的蘑菇要比这野山鸡肉好吃得多。

鸡肉炖蘑菇这道主菜四周还摆着几个小碟子,放着有山野菜腌制的咸菜,味道相当不错,主食同样是馕饼。和在古堡镇吃的相比,这里的馕饼要更厚实,味道也更好。

老族长由于牙掉光的缘故,吃起饭来很慢,他将囊饼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蘸着炖鸡肉汤吃。侯伟和宋佳人规规矩矩的吃着饭,不时和这位老爷子聊几句。

虽然年事已高,住在如此封闭的山村里,但老爷子并不愚昧,相反谈吐不凡,对外界的了解似乎很深。

侯伟一问,才得知这位老爷子前些年还经常去县里参加会议,这几年由于腿脚不便的缘故,已经交由晚辈代劳。但他仍旧是这座村子的村长,正正经经的干部。

宋佳人忍不住问道:“族长爷爷,康山村为什么不从这里搬走呢?我听说附近的其他几座村子都已经搬走了。”

侯伟用眼神示意宋佳人别多嘴,但老族长并未介意,耐心解答:“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小辈的想离开,上了年纪的不想折腾,想留下的就留下,想走的就走。这村子现在也就这些人了,再过个几十年,我们这批人一走,基本上就没了。”

“不会觉得生活不便吧?”

“你们肯定觉得住在这种地方很麻烦,但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小就在这里生活,早就习惯了,现在让我们搬去别的地方,反而适应不了。”

“好吧,不好意思,族长爷爷,我多嘴多舌了。”

“就是要多沟通,才能促进了解嘛。现在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早几个月来,会很热闹。”

“早几个月?您说的是过春节吗?”

“对,我们这里原来不过春节,不过离开村子的人只有过年才能回来,村子里就在过年时庆祝。”

“那咱们村子最大的节日是什么呀?”

“也谈不上什么节日。”老族长摆摆手,“我小时候还过丰收节,后来就不怎么过了。其实也没啥值得怀念的,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所谓的丰收节,现在年年都丰收,就用不着过节了。”

“族长爷爷真是博学多闻!”

“就是活的年头多了,我可不像你们,一个个都是大学生,我连正经书都没读过几天。”

侯伟突然插入对话:“丰收节祭祀的是山母吗?”

一听侯伟这话,原本打算去拿馕饼的老族长的手停住,他眨眨眼,看向侯伟,“你问我什么?”

“之前听您说过山母,我想这个丰收节可能祭祀的就是山母吧。您别介意,我只是胡乱猜测。”

老族长收回手,表情严肃的说:“小伙子,你得猜不错。山母是我们祖祖辈辈供奉的神灵,一直保佑着我们。家家户户还都供奉着山母。”

“是祈求山母保佑咱们这里风调雨顺吗?”宋佳人好奇的问。

老族长耐心的解释:“现在因为日子好了,不像以前那么靠天吃饭。我记得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经常饿肚子。我们这里的情况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这里雨水太多,经常导致绝收,我们请山母保佑是想让雨水少些。”

“哦哦,原来是这样,真是不容易啊。”

“靠山吃饭、靠天吃饭,哪有容易的?多亏山母保佑,村子才能一直延绵到现在。不过就像你说的,母亲山四周就只剩下我们这座康山村了,其他的村子早些年都搬走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响起,中断了餐桌上的交流,侯伟下意识的站起身,看向楼梯口。很快一道身影蹿了上来,是一名村民。这名村民气喘吁吁的冲着老族长用方言说了一通。老族长露出几分惊讶,随后严肃的点点头。那名村民站在原地等候吩咐。

侯伟忍不住问道:“请问出什么事情了?”

“在那名画家住过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把沾着血的刀。”

“怎么可能!?”侯伟和宋佳人面面相觑,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听到这种消息,“那间木屋我之前刚去过,不可能有什么沾血的刀啊!”侯伟难以置信的说。

“说是在房梁上发现的。”

宋佳人瞪大双眼,“房梁上不就有个鸟窝吗?怎么可能还有刀啊?”

“是阿宏找到的,能麻烦你过去看看吗?”

“好的。”侯伟和宋佳人跟在那名村民身后急匆匆的跑下楼梯。三人你追我赶的来到了位于村子最下端的边缘,几名村民站在那栋破旧的木屋门前。

侯伟将几人分开,看清了屋内的情况。不知谁拿过来一把木梯子,架在房梁上。拓跋宏就站在梯子旁,他手中握着一把血迹斑斑的砍刀,正是村民们用来开路的那种刀。

“你是在房梁上发现的?”侯伟问。

拓跋宏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拿在手上的那把刀上,“你们走之后,我去找了把梯子,想看看房梁上有什么。”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宋佳人不解的问。

“你们提醒了我,那上面既然能有个鸟窝,说不定还放了其他东西,那个狗画家在这里住了十多天,谁知道他有没有藏东西。”

“然后你就发现房梁上放着这把砍刀?”

拓跋宏点了点头。

侯伟眉头紧皱,打量着拓跋宏拿在手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