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公园(3)

  • 致命缉凶
  • 黄粱
  • 2002字
  • 2025-03-22 14:15:12

天气不错,抬头望着仍旧晴朗的天空,走出办公楼的孙文仲心情愉悦,明天要是没什么事的话,他打算下午去钓上几个钟头。这把年纪夜钓是不用想了,倒不是说熬不住会困,就是这腰确实坐不了整宿。

年轻那会儿身体不错,但没时间,现在时间有了,身体也老了,再过几年可能连去水库钓鱼都做不到,只能看些钓鱼视频解解馋了。

真是老了啊,我啥时候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哎,头发越来越少,肚子越来越大,连走路都有些吃力了,遥想当年,我可是运动健将啊。真是不服老不行啊。站着不如躺着啊。

应该有卖那种躺着钓鱼的设备吧?有时间搜搜。应该有专门给钓鱼佬设计的躺椅,休息钓鱼两不误,撑起把遮阳伞,再泡上壶热茶,想想都觉得美。

孙文仲任由思绪遐想,慢悠悠的向位于园区一角的停车场走去。远远的,他就看到空荡荡的停车场,有不少员工在他这位园长下班前就开车走人了,其中应该不乏早退的。

孙文仲心中升出一丝不满。我是不是对他们太和蔼了?我的车还在,他们就敢开车走人?为人处世是真不行,怪不得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就烂在这种地方。

叹了口气,孙文仲将这些念头赶走,他已经不是前些年那个雷厉风行的领导了,凑合着过得了,离退休也没几年。

望着围墙外耸立的一栋栋高楼,孙文仲再次想起妻子最近总提的那个话题:就在你单位旁边再买套房吧,趁着现在房价还便宜。

园区外那座小区刚建没几年,入住率还算高,价格相当便宜,主要是地段过于偏僻,接近郊区,很难吸引来购房者。不过相对应的也更加安静,尤其是紧邻着这座对市民完全开放的园区。

在孙文仲看来,自己管理的这片小天地简直就是那座新小区的附属设施。除了学校组织的出游活动外,会来参观这里的几乎就是那座小区的居民。

一想起那些上了年纪的小区居民,他的头就隐隐作痛。

这些比他大上十几岁的老哥哥、老姐姐们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他们把这座园区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有进来吹拉弹唱的,有进来放风筝的,更有甚者,无论树上结的果实能不能吃、设置了多少块提示不要破坏花草树木的警示牌,这些年纪不小的老人们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遭殃最重的还是那片银杏树,孙文仲也知道银杏树的果实具有一定的药物价值,但这些都是观赏用途的树木,如果只是捡地上掉落的果实也就算了,这些身子骨硬朗的老头老太太会采用各种方式将银杏树上的果实弄下来!

有的是撞树,有的是爬树,还有的自备工具用杆子抽打树枝,种种过火行为屡见不鲜,园区的职工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反复劝说。

银杏果不经处理是有毒的,真要有哪个老人中毒出事了,最终倒霉的肯定是园区。该怎么办呢?孙文仲始终想不出个好办法,总不能将那片银杏树给挪走吧。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了停车场。买了十几年的那辆黑色轿车就停在东北角。在被‘流放’到这里前,他很少开这辆车,坐的都是专车。现在专车没了,司机更是不用想,孙文仲只能重新学开车,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一阵风吹过,带动枝叶发出飒飒声响,茂密的树林将这片停车场围了起来。一踏入这里,仿佛来到一片独立的小天地,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幽暗、寂静。

如果不是园区关闭的早,这里一定会被那些吵闹的广场舞舞队占据。孙文仲想。

————,————

将痕检科的微物证据分析报告反复阅读,石晴雪还是没能从那三座同时种植银杏树和苏铁的公园,判断出哪一处可能是犯罪分子再次作案的地点。

时间已接近晚上7点,窗外还是一片蓝天,但办公区的电灯已经打开,盯着报告和屏幕看了一整天,石晴雪感觉头晕眼胀,肚子也在发出抱怨。

揉揉干瘪的肚子,石晴雪拿起手机打算点份外卖,她不打算下班,时间宝贵,谁知道那个自称处决者的罪犯此刻有没有在行动。

点好外卖后,石晴雪她挪动鼠标,将目前为止掌握的所有信息翻出来,打算再看一遍。

很快她就进入了状态,直到门卫打来电话通知她外卖已被送到,石晴雪才回过神来,赶忙下楼去取外卖。

顺便呼吸一下室外的空气,让过热的脑子冷却。

走出分局的办公大楼,夹杂着噪音的晚风扑面而来,石晴雪顿感清醒了不少。分局院内车进车出,石晴雪绕开车辆,来到门卫室取了外卖。和几位下班的同事闲聊了几句后,石晴雪快步向分局大楼走去。

踏上几节台阶,她注意到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给大楼正门换玻璃——方才她是从大楼侧门走出来的。

是门玻璃碎了吗?石晴雪绕过工人,走进1楼大厅。

当等待电梯时,一页文件突兀的在石晴雪脑中浮现,玻璃,玻璃碎片……难不成!她立刻掏出手机,给那位名叫陆伟的木材加工厂老板打去电话。

“喂,石小姐,你找我——”

石晴雪焦急的问:“工厂近期碎过或是更换过玻璃吗?”

“玻璃?没有啊,我印象中没有。”

“您能向工厂职工确认一下吗?”

“行,我这就在工作群里问。”

“谢谢。”

电话挂断,石晴雪顾不上等电梯,脚步匆忙的跑进楼梯间,飞奔上楼梯。她暗骂自己如此迟钝,明明证据就摆在那里,却视而不见!

在第一名被害人王祖德办公室楼外的槐树附近,采集的可疑脚印的微物证据中,发现有玻璃的成分,如果这不是处决者在那座木材加工厂粘到的,就有可能是在其他潜在受害人周围接触到的!

该死!我怎么能对如此明显的证据视若无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