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出游(7)

  • 致命缉凶
  • 黄粱
  • 2011字
  • 2025-03-22 14:15:12

周晓宇兴奋大叫:“去逛街喽!”

“累死我得了。”侯伟无可奈何的说。

阜平市的夜市的确很热闹,好多人出来摆摊,更多的人出来闲逛。把整条商业街堵的水泄不通。

马路两旁的一辆辆小餐车前人头攒动。各式小吃散发出的香味混在一起,烩成一道名为生活的佳肴。

但侯伟还是想抱怨几句,这些小吃全国各地都能吃到,连味道都差不多,至于跑到其他城市再吃一遍吗?个人摊位上卖的商品也没什么特色,无非是些文具、玩具、小饰品、小家电。那些类似套圈、射击的游戏,更是毫无新意。

倒是有一间新开张的金店请来的几位穿旗袍跳热舞的小姐姐们,很合侯伟的心意。只可惜他只看了几眼,就被宋佳人给拽走了。比他更惨的是一位中年大哥,被老婆扇了个耳光。

最开心的当然是周晓宇,他一手拿着一串炸薯塔,一只手握着大号的冰激凌桶,左吃一口、右吃一口,小嘴巴脏兮兮的,至少能看出四五样小吃。

侯伟帮他拎着一大袋子玩具,都是宋佳人在私人摊位上买的。一袋子加一起也才几百块,侯伟头疼的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带回去。

实在不行就挑几件大的丢掉。侯伟暗想。

转了将近两个小时,连周晓宇都有些累了,刚好有一张长凳空了出来,三个人小跑着将长凳站住,生怕被别人抢先一步。

“呼,真舒服~”宋佳人惬意的说,“感觉今天一天做了好多事情。比一周加起来过的都要长、要愉快。”

“你是光顾着愉快的,脏活累活都是我在干。”

“也没亏着你啊。你今天晚上吃了多少东西啊?”

“周晓宇吃不了的,你就让我吃,我在你眼里就是垃圾桶吗?”

“浪费食物是可耻的。”宋佳人不忘教育周晓宇,“晓宇要做个勤俭节约的男子汉,好吗?”

“我会做到的,姐姐。”

侯伟吐槽道:“你还好意思教别人勤俭节约。你至于专门跑到这里的金店买条金项链吗?”

“新店开张,不收加工费,省了几百块钱呢。怎么?不就是没让你看那几条毫无美感的大胖腿吗?你至于这样吗?”

侯伟装没听到。

“叔叔姐姐是在吵架吗?”周晓宇紧张的问。

宋佳人和侯伟均是一愣,两人对视一眼,宋佳人笑着摇摇头:“不是吵架,是拌嘴。这也是家人之间表达爱意的方式。

“真的不是吵架吗?”

“当然不是了。拌嘴是愿意和对方说话,吵架是希望对方闭嘴。这两者可有本质区别。”

小男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不喜欢叔叔姐姐吵架。”

“放心吧,叔叔和姐姐也不喜欢吵架。”宋佳人揽住小男孩的肩,“伟哥哥刀子嘴豆腐心,你别看他满嘴抱怨,其实心软着呢。”

侯伟翻了个白眼,“别骗自己了。”

“也不知道谁最擅长骗自己。走吧,那边还没有逛,说不定有宝藏哦。”

小男孩欢快的被宋佳人拽着小跑。侯伟无可奈何的拎起沉甸甸的袋子,跟了上去。

当一行三人返回下榻的酒店时,已经临近半夜。侯伟连脱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倒在床上就睡了过去。等到第二天醒来时,身上已经换上干净的睡衣。确定内裤没被换过后,侯伟才安心下来。

去冰箱拿了瓶纯净水,侯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为今天不知何时进行的会面暗暗担忧。

朱桢的遗孀穆长英会如何看待他这个不远千里赶来拜访的陌生人呢?尤其这个陌生人还带来了一个麻烦。

如果这孩子跟已经去世的朱桢没有血缘关系,还则罢了,如果两个长相过于相似的人存在血缘关系,对于穆长英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自己的丈夫难不成在外面有私生子?类似的念头,或许在昨天侯伟告知她真相后,就已经在穆长英的脑海中扎根。

将心比心,如果把侯伟放到穆长英的角度,更可能不进行这场会面。反正丈夫已经过世多年,何必要自找麻烦呢?万一那孩子跟过世的丈夫真的有关系,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的麻烦。

想到这里,侯伟不禁对愿意见面的穆长英生出了几分敬意,这个中年丧夫的妇人确实不一般,能容常人所不能容。

不能空手去,路上买点礼物吧。拎两箱奶去?唉,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见上。

等到周晓宇也睡醒后,一行三人走出酒店客房,去楼下一间饭店吃了早点。宋佳人已经规划好了今天的游玩路线,市内有几处值得一去的景点,她打算带着周晓宇去逛逛。

侯伟借口说自己头疼,回到了酒店。宋佳人知道他是在等穆长英的回信,这也是她为今天规划好游玩路线的原因。

独自一人返回酒店房间,侯伟焦急等待着木长英的消息。他无数次拿起手机,想给穆长英发信息,但又无数次的忍住。他不想给穆长英以不好的印象,只能在焦虑不安中等待。

临近中午,侯伟终于等到了回信。穆长英发来了一处地址,让他下午有时间过来面聊。侯伟迫不及待的走出房间,打车前往这处地址。

前去的路上,侯伟有一搭没一搭和出租车司机闲聊。他的注意力放在朱桢这位在六年前就已经过世的作家身上。

网上有关这位作家的信息很多。其中却没有多少提及穆长英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报道中提及穆长英和朱桢是大学同学,两人读书时就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步入婚姻殿堂。当朱桢的事业小有成就后,穆长英辞去原本工作,全力辅助丈夫的创作事业。

在最广为流传的《探灵》这本书之前,朱桢主要写现实题材的小说,以描写底层人的挣扎与痛苦而小有名气。

只不过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很难收获多大商业上的成功,基本上都是叫好不叫座。因此朱桢还有另一重身份:创作培训班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