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星轨织命

御书房的龙涎香染透了更漏声。烛火将诸葛亮的羽扇投影拉长,在《山河戍卫图》上化作蜿蜒的北境防线。萧明烨揉着太阳穴,玉玺裂纹处渗出丝丝金芒。

“孔明,朕刚才思索一番,觉得现如今王朝的制度有诸多弊病,朕想搞一次大的变革,孔明意下如何?“萧明烨闭着眼睛对诸葛亮开口说道。

“陛下,现如今的朝廷百官良莠不济,贪污腐败已经深入骨髓了,若是改革的动作过大或许会引起官员的不满!”孔明扇着手中的羽扇,眯着眼望向这位年轻的帝王。

“哼,不满?朕倒是巴不得他们一个个都站出来反对朕。”萧明烨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透漏出一股肃杀之气。

“那陛下您准备怎么做?”诸葛亮扇动羽扇的手忽地停下。

“设立三省六部,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在尚书省下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萧明烨望着面前的诸葛亮,语气无比坚定的说道。

萧明烨在心中已经盘算许久,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无非就那么几种,想到最后也只剩下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而三省六部制相较于三公九卿制需要的人才更多,但是萧明烨手中有《帝王笺》这一神器,才最终决定还是将三省六部制作为王朝的政治制度。

“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此时的诸葛亮站起身,眼神里的光芒如同天上耀眼的星辰。双手抱拳,向萧明烨深深作了一揖。

“就请孔明来担任中书令如何?剩余其他的人选再容朕思量思量。”萧明烨向前一步,将弯腰作揖的诸葛亮扶住,笑着看向诸葛亮。

“谢陛下!”诸葛亮正欲再拜,便被一旁的萧明烨伸手拦住。

“孔明,你我不必如此客套,你的能力和品性朕都清楚,只是国家现在内忧外患,还需先生多多费心。过段时间我会再给先生找几个帮手,希望你们能够将国家整治得井井有条,朕也乐的当个甩手掌柜,哈哈哈......”

话音未落,案头《帝王笺》的“唐“字卷忽然展开。房玄龄批注《唐六典》的虚影浮现,纸页间游走的规章竟如经脉般缠绕诸葛亮双臂,他胸前的丞相绶带开始渗出星辉。

而此时,骤然响起的撞钟声打断仪式。血色月光穿透阴云,雁门关传来的奏报带着腐土腥气:“青铜巨棺破土!守城弩箭难入分毫!“

《帝王笺》炸开血焰警告:「尸祖嬴勾苏醒」「历史扰动值+10%」

诸葛亮鬓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染霜,褪去青年皮相的丞相睁开双眼,瞳孔里浮动着五丈原的秋雨。他反手握住腰间文士剑,剑格处亮起“汉丞相诸葛“篆文:“请陛下授印。“

萧明烨咬破指尖,在丞相金印烙下血痕。玉玺同时投射出三枚光印——中书令的鸾凤章缓缓没入诸葛亮眉心,诸葛亮周身泛起淡淡金光,显得无比神圣。

青玉地砖上浮动的星图突然沸腾,诸葛亮的纶巾无风自动。那些缠绕在他周身的规章文字化作金鳞游入印堂,中年丞相眼尾霎时生出一道龙纹——这正是天子亲封中书令的象征。

一盏茶后,诸葛亮缓缓睁开了眼,对萧明烨深深作了一揖。

诸葛亮的羽扇在金光中融化重塑时,御书房梁柱上的二十八宿星图忽明忽暗。玉圭成形的刹那,西北角紫微垣三颗辅星竟坠下星尘,在青玉表面蚀出三道裂痕。

“陛下请看。“诸葛亮玉圭点向江州粮道,浑然不觉脚下九宫阵图的离卦方位有黑气涌动。银丝勾勒的岷江河道突然翻涌污血,三百石官粮虚影中竟混杂着半腐烂的太仓官印——那是二十年前被斩的贪官柳怀素私铸的符牌!

萧明烨指节刚触及玉玺,裂纹深处突然传出幼龙哀鸣。本该纯正的金龙气运在缠绕诸葛亮腰间纹蟒时,蟒鳞缝隙迸出点点黑血。

“房乔助我!“诸葛亮本能地唤起《帝王笺》中的唐相残魂,却不料虚空中传来诡异回应。房玄龄的笔锋在触及户部账册时突然扭曲,泼墨而成的《唐六典》条款里混入大量前朝五铢钱图案——这本该随汉末战火绝迹的古币,此刻却如尸虫般蚕食着赋税银丝。

正在此时,《帝王笺》“宋“字卷无风自动的节奏突然紊乱。本该正气凛然的包拯虚影左袖垂下半截铁链,锁着个浑身长满青铜藓的囚徒——待那囚徒抬头,赫然是新任户部尚书崔勉年轻十岁的面容!真正的包青天虚影晚到半步,手中獬豸镜已现裂纹。

“这是...三十年前的旧案?“萧明烨注意到镜中倒映的将士命灯上,都缠绕着写有“景泰二十七年冬“的封条。那个本该被先帝焚毁的灾年,此刻却在镜面折射出奇诡画面:时任幽州别驾的崔勉正在雪夜签署某种密约,而对面的黑衣人腰间露出一角鎏金虎符——正是当年秦王谋反时的叛军信物!

诸葛亮骤然转身,玉圭扫向角落里的礼部郎官。那人怀中《周礼》爆开,数十根沾染尸毒的竹简如利箭射向九鼎。电光石火间,本该镇守中枢的幽州鼎突然倾覆,鼎中涌出的不再是王朝气运,而是裹挟着人骨碎片的黄河泥沙。

“报——!“浑身浴血的驿卒破门而入,背后插着特制狼筅。他怀中染红的八百里加急露出半句:“黄河...改道...冲毁...“余下文字被突然暴涨的尸雾腐蚀,化作指甲盖大的青铜甲虫直扑玉玺。